第97章劝谏97(1 / 2)

正如钟繇所言,哪怕张鲁后悔,身处敌营,也只能是悔之不及。

不过,张鲁只是一开始得知钟繇这四千多人就是全部兵马时,稍微有些难以接受。

冷静下来之后,立即觉得此时投降并不亏。

今年汉中饥荒不可避免,百姓可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大家只知道原先张师君治下,吃喝不愁。

现在朝廷来了,大家吃不饱饭,甚至饿死人了。

前后一对比,信众会愈加坚定,普通百姓也会跟着信奉天师道!

想通的张鲁表面依然忿忿,但却十分配合地写信给弟张卫,要他一并投降。

然而张卫却想不通。

他直接将信团成一团,扔到地上,恨声道:“岂可以四万降四千!?”

掾属劝道:“师君在其手,不可不从。”

不仅仅是张鲁,张氏族人都一并撤到成固,现在全落入钟繇之手。

哪怕张卫不服,也只能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

汉中战事将息,沈定准备已久的弘文馆学士院终于要开第一期课程了!

这次授课是与整军同步进行的。

不算汉中的四千多人,沈定手下兵马目前分为四个部分。

凉州、三辅、河东、弘农,各有一部,其中又以三辅兵马最多。

因此回到长安后,整军先自三辅兵马起。

原先部曲屯队什伍的编制不动,部上新增“营”作为常设编制,以中郎将为主官,校尉为副官。

临时征调诸营,则编为军,将军为主官,中郎将为副官。诸军一事一设,战罢则各归其营。

同时各营根据配置的不同,也划分为上中下三类。

上营骑兵、步卒各类兵种齐全,是攻坚精锐,每六名战兵配四名辅兵。

中营以步卒为主,有少量骑兵为斥候或策应,可用于野战,农忙时节根据需要参与屯田营农活,每七名战兵配三名辅兵。

下营全是步卒,主要用于守城,平时轮流参与屯田营的农活,每八名战兵配两名辅兵。

同时重设各郡都尉,主管郡县屯营事宜。

这样的变动意味着需要提拔一部分中郎将,也意味着现有部曲将被打散重编!

当整军令下发至各部曲,有些人看到的是升职机会,有些人看到的却是自己对士卒的控制被削弱。

尤其是在整军之前,大将军府下令分批召集各部校尉、军司马、假司马到长安“学习”,更被某些人视作剥夺军权的标志。

王方坐在营房内,看着军令,目光复杂。

自从投降沈定,吃得差了,过得苦了,外快没了,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手底下有兵,缺的总能挤出来。

至于大头兵没拿到应得的,就去怪沈定吧。

官都喂不饱,怎么能喂得饱卒呢?

而且,不得不说,沈定的规矩还有些好处。

底下那些小卒子,看王方每天跟他们同吃同住,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体恤士卒”的校尉,会偷偷贪墨他们的米粮!

之前各部士卒不流通,补充也是新兵补,校尉司马说啥就是啥。

贪了也就贪了,只要没饿死人,就不会被发现。

这次一整编,各部曲全部打乱,空闲时一谈话,哪个部曲有问题,就全知道了!

“唉!”王方叹息一声,“好日子要没了!”

话音刚落,亲卫通禀:“窦校尉来了。”

王方连忙迎出去:“窦十二!你怎来了?”

窦校尉没有回答,而是拉着他进屋,关上门,才低声开口:“那什么弘文馆,你怎么看?”

王方心里有数,嘴上却在装傻:“我能怎么看?大将军叫咱去学,那就去学呗,还能怎么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