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骂名大将军担92(1 / 2)

沈定返回府中,立即叫来齐固,让他查清楚宫殿卫士的来源,以及哪些人参与其中。

同步进行的是巡幸二京与设立少卿的舆论准备。

天子诏令准备正月郊祀上帝。

随着太常开始准备南郊诸事,九寺,以及执金吾、大长秋和将作大匠,增设少卿的消息很快传开。

初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因为天子都雒以来,朝廷空缺的官员极少填补。

偶尔有变动,也是对护送天子东归途中立功者的追奖。

现在突然要多十个比二千石和两个千石。

“沈大将军莫不是缺钱想要卖官?!”

这是一部分人的第一个想法。

但也有人消息灵通,提前知道了巡幸二京的事。

“元将,你说实话。”杨彪看着对面的韦康,沉声问道,“增设少卿与巡幸二京有无关联?”

杨彪就属于消息灵通的人士。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韦康直接点头:“大将军欲以大卿驻长安,次卿驻洛阳。”

“无可更改?”

韦康笑问:“杨公,大将军已经定好要率军西返。左右无大军护持,杨公以为,天子公卿在洛阳能安稳否?”

杨彪默然以对。

从华阴之战来看,没有军队,天子公卿就是块鱼肉,他们到哪里,哪里就是刀俎。

洛阳左近就有乱兵。

河内有黑山军,颍川有黄巾军。

虽说段煨即将移镇河南,但段煨能保护天子嘛?

张杨同理。

最近的,看上去能护住天子的就两个。

关中的沈定,与兖州的曹操。

从出身上来说,杨彪更倾向于曹操。

毕竟曹操属于“自己人”,而沈定起家是靠抢乡里豪族,后来更是连士族也一并敲诈。

但问题在于,曹操杀边让、屠徐州……好歹沈定一般不杀人,敲诈也给了个“借”的名目。

一边是没钱,一边是没命。

杨彪叹息一声,还是要命吧。

“我家有两个后辈,可以入大将军幕府。”

韦康不由问道:“德祖?”

“不是修。”杨彪自不可能在形势还没明朗的时候把自己亲儿子送入别人幕府,“修还年轻,可以缓一缓,以后走孝廉入仕。”

韦康点头,不再追问。

类似的谈话,韦康经历了六七场,荀攸、种辑等人也都被各种关系请托相谈。

于是天子巡幸二京即将成为定制,且各寺要分一部分人在长安、一部分人在洛阳的消息也传扬开来。

一边是要辛苦奔波的天子,一边是二千石的官位,以及亲友子侄入仕的机会。

很多人在纠结,不少人在权衡。

一直到月底,沈定在荀攸的建议下,奏请两件事。

一个是在来年三月之前,完成各寺少卿的推举任命。

另一个是,来年五月之前,令所有秩比二千石以上官员举一人入仕。

当上少卿,好处立即兑现!

只有十个名额!

于是众官员不再纠结。

苦一苦天子吧,骂名大将军来担。

于是朝官们争先恐后上书请求立巡幸二京制度,也有人主动要求大卿驻长安、少卿驻洛阳。

毕竟这时候官员晋升没有定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并非虚假,从六百石转迁二千石更是寻常。

这次增设少卿,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有机会!

于是时间来到正月。

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洛阳,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其后诏令,乘舆将于二月启程,巡幸长安。

同样是这个月,在张杨、张济的支援下,吕布成功救出臧洪,率军进入河内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