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普通的知识(二)59(1 / 2)

一,宇宙最热的恒星,它的温度高的有多可怕?

KELT-9b的“地狱”景象

1、一个灼热的地球

KELT-9b是宇宙中最热的行星之一,它的表面温度超过了4600摄氏度。在这个炽热的环境中,岩浆液海滚烫,高温熔化了铁甚至是钢,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焰味道。

2、被摧毁的生命痕迹

KELT-9b离其母星KELT-9极其接近,因此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这使得这颗行星的大气层受到强烈的热离解和恒星风的冲击,导致大气层不稳定,正在迅速失去。生命在这样灼热的环境下无法存活,任何生命的痕迹都被摧毁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片荒凉的岩石海洋。

扩展:

KELT-9b的恒星KELT-9是一颗非常炽热的蓝色恒星,温度高达10000摄氏度,是太阳的两倍以上。恒星释放出的高能辐射对行星上的生命是极具毁灭性的。此外,KELT-9b的轨道距离母星非常接近,类似于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这使得它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表面温度超过了4600摄氏度。在如此高温下,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KELT-9b会如此炽热?

1、接近恒星

KELT-9b离其母星非常接近,这是它如此炽热的原因之一。恒星KELT-9的表面温度高达10000摄氏度,是太阳的两倍,释放出大量的高能辐射。而KELT-9b的轨道距离非常近,接收到了大量的热量。

2、巨大质量

KELT-9b是一个类木行星,质量约为木星的2.8倍。它的巨大质量导致了更强的引力,使其无法释放掉吸收的热量,进而导致了更高的表面温度。

扩展: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KELT-9b的轨道距离恒星仅为0.035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1/23。这样的极近距离使得KELT-9b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恒星引力,不仅导致了其在短时间内的潮汐力变形,还加速了行星大气层的热离解和流失。

KELT-9b:无法容纳生命的“地狱”行星

1、温度过高

KELT-9b的表面温度超过了4600摄氏度,几乎接近太阳的表面温度。这样的高温使得这颗行星上不可能存在液态水,而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极端的高温还会引发剧烈的自然灾害,导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爆炸,使得生命无法在此生存。

2、大气层的不稳定

KELT-9b的大气层非常不稳定,正在迅速流失。高温使得行星的大气层被强烈地热离解,并被恒星的强大风力刮掉。这导致行星失去了宝贵的大气条件,进一步削弱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3、恒星辐射的危害

恒星KELT-9释放的高能辐射对生命是极度有害的。这种辐射对DNA和蛋白质等生命分子产生强烈的损伤,使得生命无法正常运作。在如此高温和辐射环境下,生命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扩展: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KELT-9b的大气层中每秒都有约10000吨的物质逃逸。这意味着行星的大气层正在快速丧失,再加上恒星辐射的冲击,使得KELT-9b的大气层极不稳定,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KELT-9b与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1、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缺失

KELT-9b的极高温度和不稳定的大气层使得它无法满足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得液态水能够存在,而在KELT-9b的表面温度下,水只能以蒸汽或者离子形式存在,不可能形成液态水。此外,稳定的大气层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而KELT-9b的大气层正在迅速丧失,不适合生命的存续。

2、其他行星的可能性

虽然KELT-9b不适合生命的存在,但宇宙中仍有很多其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比如,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土星的卫星泰坦和木星的卫星欧罗巴都被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生命。这些行星具备了适宜的温度范围和稳定的大气层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扩展:

科学家通过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和模拟研究,发现在一些距离地球适中的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和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这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的认识。

对于人类的深刻启示

1、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KELT-9b的“地狱”景象提醒我们,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珍贵的。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以免某天我们的世界也变成KELT-9b那样的“地狱”。

2、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KELT-9b给我们展示了宇宙中多样的行星及其不同的特点。人类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宇宙,探索更多的行星和星系,以增加我们对宇宙的了解。

3、寻找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虽然KELT-9b不适合生命的存在,但我们仍然有希望找到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这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对宇宙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研究,也可能改变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

4、思考人类自身的未来

KELT-9b的存在也让我们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如果我们无法保护好地球,我们是否有能力在其他行星上建立新的家园?如何解决行星移民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准备。

扩展:

KELT-9b的研究让人们对宇宙的神秘和多样性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宇宙中还有无数的行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它们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和条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也让我们对自身和地球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知。

二:3级星际航行,4级穿越虫洞,那7级文明有多恐怖?人类实在太渺小。

一、人类文明的零级: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人类目前处于零级文明。在这个阶段,人类主要依赖自然能源和化石能源,如太阳能和石油。零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相对较低级,与其他文明等级相比,人类文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一级文明:一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是核能。在这个阶段,文明已经掌握了核能技术,并且可以稳定使用核能来满足能源需求。

三、二级文明:二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是从周围的恒星中获取能源。在这个阶段,文明已经具备了星际穿越能力,并且能够依靠恒星提供的能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四、三级文明:三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是从整个银河系中获取能源。在这个阶段,文明已经建造了无数个戴森球,将整个银河系中的恒星都包裹在内,形成了一个巨型的能源网格结构。

五、四级文明:四级文明被称为宇宙文明,他们的能源消耗方式是从超行星中获取能源。超行星是一种在生命枯竭时发生爆炸的星球,四级文明可以收集并利用这些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

六、五级文明:五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是利用人造黑洞,这需要更为强大的能源支撑,如连接黑洞的白洞。五级文明能够利用白洞所喷射出的能量来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

七、六级文明:六级文明发现了多重宇宙的存在,并能利用多重宇宙中的白洞能源满足能源需求。六级文明突破了肉身的束缚,意识得以不断涌动,灵魂永生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的能源消耗方式也会随之改变。目前,人类处于零级文明,依赖自然能源和化石燃料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类可能会逐渐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发展,并使用更先进的能源消耗方式,如核能、太阳能、恒星能、超行星能等。

然而,以上所描述的能源消耗方式,特别是高级文明的能源消耗方式,仍然是基于现有的科学和技术水平所提出的假设,具体的真实情况可能因为科技进步的不确定性而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也需要考虑能源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新的能源形式和技术,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上过太空后,人类身体会发生“不可逆”变化,难道生命真源于宇宙?

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已经持续了数千年,除了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外,也有人提出:生命可能源于宇宙。

因为宇宙中存在水和有机分子。水分子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有机分子则是生命的基础。实际上,科学家们已经在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探测到了水的存在,同时在一些星际尘埃和陨石中也发现了有机分子的存在。这些发现表明,宇宙中存在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除了具有这些基础物质外,宇宙庞大的星际云和行星系统,也可能存在适合生命的环境。一些行星跟地球一样具有液态水和大气层,这些条件有利于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此外,一些类地行星和卫星也被发现有可能存在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例如,火星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而木卫二的冰层下也可能存在海洋。

科学家们在实验中使用电火花模拟太阳系外星际云中的放电过程,已经成功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机分子。这表明,生命起源可能是一种自然过程,可以在宇宙中的特定条件下发生。这些证据都指向一个结果:生命可能起源于宇宙。

然而多名宇航员自太空归来后,身体都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这让我们难以再相信宇宙起源的说法。

宇航员的职业病

宇航员是指在太空飞行器上执行太空任务的人员,他们的任务包括进行太空探索、执行科学实验、维护和修复太空设备、参与太空站建设等。由于这些任务的复杂性,宇航员就必须具备健康的体格和心理素质,出色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每一个宇航员相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显得更健康更强壮。然而即使是这类精英人群,从太空返回后,却还是不可避免的患上了职业病。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地球上,骨骼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不断受力,这种受力会刺激骨骼细胞生长和骨质生成。而在失重环境下,骨骼不再承受重力负荷,骨骼细胞的生长和骨质生成也会减缓,导致骨密度下降。此外,失重环境下,骨骼负荷减轻,骨骼中的钙离子和其他矿物质也会流失,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研究表明,宇航员在太空中呆一个月就会损失1.5%的钙质,相当于地球上的人10年的损失量。这种快速的骨密度丧失会导致宇航员在返回地球时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等问题。因此,保持骨密度对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宇航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骨密度维持训练,例如进行运动和使用特殊的运动器械。此外,宇航员还需要在太空中补充足够的营养,例如钙、维生素D等,以促进骨骼健康。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骨密度丧失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的宇航员,目前还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损伤是永久性不可逆的。这也让人对宇航员这个职业萌生出更多敬意,为了太空探索,他们为人类付出太多了。

太空性近视

除了骨质疏松,宇航员的眼睛也会出现问题。宇航员通常都是飞行员出身,他们的视力良好,飞行中甚至能发现远处的小鸟。但在失重环境下,宇航员的头部没有重力的牵引,使得眼球内部的液体在微重力环境下不断漂浮、流动。这种流动会导致眼压增加并且造成晶状体的变形,从而导致近视。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宇航员的眼压会增加约25%,晶状体厚度会减少约5%,眼轴长度会增加约1%。这些变化会导致宇航员出现近视和其他视力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