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周王的直觉很强!(求数据)(2 / 2)

朱标站在一旁,将奏疏中百官自愿捐献的钱财数全部看了一遍,看到那动辄几万,几十万的钱财时,也不由眉头一跳。

虽然早已知晓捐献的总额,但真的看到其中的具体钱财,还是不由暗暗一惊。

大明的官员还是太富裕了。

他把这份奏疏看完,又恭敬的放回到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朱元璋也将手中的奏疏合上了,只是没有交还给朱标,直接放到了自己的手边。

朱元璋眼中带着冷意,咧嘴冷声道:“老五这奏疏,上面还是写了点东西的。”

“咱就说了。”

“陈宁这一家子不老实。”

“你也看过老五写的奏疏,也看到了陈宁那儿子昨晚的不安表现,咱这次的事,也不是针对他一家。”

“汤和、徐达等人的儿子,有他表现的这么焦躁不安?在那各种问来问去?这分明就是心里有鬼!”

朱元璋直接下了定论。

朱标一脸正色,道:“父皇,儿臣以为父皇太武断了,陈孟麟固然表现的有些欠妥,但岂能因一时表现,就妄下评断?”

“儿臣认为不妥。”

“武断?”朱元璋冷哼一声,嗤笑道:“咱要是真武断,陈宁九族早就全诛了,咱还会留他们到现在?”

“老五做事的确状况不少,而在有一个方面,虽然可能是误打误撞,但这次的确比你强。”

“就是直觉!”

“老五是咱封的周王。”

“日后定然是要去就藩的,也不会留在应天府,所以百官不会像对咱对你那样的恭敬。”

“因而他们对老五的态度,其实是最真实的反应,也是他们下意识心底的最直观反应。”

“而这些下意识的反应,其实是骗不了人的!”

“老五自出生以来,就一直为你娘护着惯着,可谓是娇生惯养,过去也是被众星捧月的哄着。”

“这也导致他对外界的感知是很敏锐的,稍微遇到冷落,都会很敏锐的感受出来。”

“你只看到了老五在这份奏疏上发牢骚,却是没有看到,为什么老五会对这些人发牢骚。”

“因为这些人对他不敬!”

朱标若有所思。

他想到了之前朱橚说的一番话,就是老五去胡惟庸家里收账时,胡惟庸一家上下态度很冷漠。

老五可是周王。

是父皇亲自封的周王,就在这应天府,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胡惟庸就已经敢不把朱橚放在眼里了。

正常而言。

哪个官员敢这么放肆?

陈孟麟作为陈宁之子,无论如何也不该这么冒失的,而陈孟麟敢这么冒失不敬,多半也有陈宁的影子。

不然断不敢如此。

朱标沉声道:“父皇之意是陈宁在家中对五弟并无尊敬,所以陈孟麟也习得了这个习性?”

“甚至可能对父皇也无敬畏。”

“对外多是作伪?!”

“只是陈宁对外隐藏的更深,而其子陈孟麟则没有那么深的城府,因而为五弟察觉。”

“五弟却是直言不讳,也根本不想那么多,直接就把自己的直观感受给写了出来。”

朱元璋点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