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朝会(1 / 2)

天启五年五月乙亥日,朱有教第一次举办朝会。

这次朝会也是魏忠贤和天启、客氏经过仔细商议之后举办的。

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这天是北面的顺义王派遣了特使来大明朝见皇帝,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在大明内忧外患,西南的云贵川方向,朱燮元和秦良玉等人刚刚平定了奢崇明、奢寅父子及安邦彦的叛乱,收复了乌萨。但是小规模的叛军还在到处乱窜。

宁夏河套方向,以黄火为首的叛贼,也在不断地试探性进攻,准备随时来个大的。

辽东方向,后金已经节节胜利,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高歌猛进,连取开原、铁岭、广宁、辽阳、义州、锦州、大凌河等地,更是大明最大的外患。

所以这个时候顺义王能派特使来朝见皇帝,那就是雪中送炭、重振大明声威之举。

所以皇帝必然要亲自接见,并进行赏赐。

魏忠贤选在这种情况下举办朝会,也可以堵住大臣们的嘴,让他们不能趁机逼着朱有教商议什么别的事情,以免弄个措手不及。

这是魏忠贤给朱有教介绍的情况。

朱有教当然点头答应,并且表示坚决不会出差错!

他现在的主要注意力,就在宫里的皇后张嫣以及谈敬、王承恩、刘若愚等人那里,那才是他保命甚至是翻盘的希望。

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外朝这些人的身上,只怕这些人就算真的一鼓作气冲进宫去了,也抵不住魏忠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抢先下手。

到时候黄花菜都凉透了!

到了上朝的时候,百官们还在外面排队。朱有教则是被小太监们抬着经过奉天殿前面的台阶,驾临金台。

所有人都走台阶,中间那大块的汉白玉雕刻着团龙图的位置,只能由皇帝一个人经过,这是特权的象征。

但是皇帝也只能被人抬着走,他要是自己用脚踩着上去,只怕走不了几步就要崴着脚了。

朱有教从肩舆上下来,坐到了金台上面的御座上,然后两排力士举着伞盖从两侧的丹樨上去,列队排在朱有教两侧的身后。

又有鼓乐齐鸣,又有大汉将军数十名一起鸣鞭子,鸿胪寺官员高声唱喝:“入班!”

文武大臣们一起走进奉天殿,开始行礼。

朱有教看着这种场面,也是心潮澎湃不已。

不得不说,老朱设计的这一套程序,确实有意思,能让上位者充分体会到皇权的威严。

大臣们行礼过后,一抬头,就看见魏忠贤亲自站在皇帝的身边。有些痛恨魏忠贤的东林党人就开始一脸的不舒服,跟踩了狗屎一样的脸色。

也有顾秉谦等魏忠贤的心腹们,都抬头眼巴巴地看着魏忠贤,就跟鸟窝里面的小鸟张着嘴巴等喂食一样。

还有中立的、两边都不喜见的、两边都想要争取的那些楚党、浙党、宣党甚至无党无派人士,也都面上表情异彩纷呈。

但是今天已经提前说了,陛下要以接见顺义王的特使为主,所以官员们暂时还不能发飙!

大臣们行完礼,魏广微出列说道:“陛下,臣内阁辅臣、东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魏广微,有事启奏!”

这也是事先说好的,礼部尚书第一个提出接见顺义王的特使,也是本职工作。

明朝的鸿胪寺已经变成了全权管理朝仪的机构了,接待藩属的任务交给了礼部下面的会同馆。

只不过会同馆的主管官员一般加一个“鸿胪寺少卿”的职衔而已。

朱有教按照预先排练好的,抬了抬手。

身边魏忠贤大声说道:“准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