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各州战局(3)之管亥酣斗太史慈。(2 / 2)

太史慈武力超过了管亥,不过太史慈今年不过18岁,经验不足,所以二人还是暂时战平。

管亥见迟迟拿不下太史慈,于是心生一法,假装败退,太史慈不知是计,冲了上去。

“无谋太史慈,中我拖刀计。”管亥说着爆发一刀砍来。

“系统提示管亥重击发动,武力+5,当前武力上升至109。”

管亥猛的一刀,太史慈抬戟便挡,但不曾想管亥力量惊人,太史慈竟被震得虎口开裂。

太史慈连忙撤退,管亥鞭马追击,但马术不如太史慈,渐渐被落在了后面。

太史慈回头见管亥被落在了后面,太史慈于是拿出背上的弓拉弓射箭。“系统提示太史慈箭神,天义效果3发动武力+4+3,当前武力上升至113。”

管亥仍维持着重击状态,一刀想把箭挑飞,但箭只是速度减慢,方向稍微偏了一点,但仍然去势不减,管亥急忙伸手想抓住此箭。

太史慈此箭正中管亥左目。管亥大叫一声,将箭拔出,大喊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弃?”于是将眼睛塞到嘴里吃掉,仍骑马追击,但太史慈早已退回北海城中。

管亥叫道:“这一场,算你们赢了,我遵守承诺,一月内不再来犯。”

“系统提示,管亥完成成就拔睛啖目,基础武力永久+1,当前基础武力98并获得技能独眼

独眼:外表性情皆极为凶悍之将,在被毁掉一只眼睛的情况下,将会有一定几率拥有此技能。

效果1,此技能发动后,将会激发心中凶悍之气,单挑时,自身武力+4,并根据对方武力的高低,压制对方1~4点武力。

效果2,大军作战时,可凭借自身的凶悍之气,对敌军全军造成震慑,降低敌军部分士气和战力。”

剧县城头,观战的孔融见太史慈如此勇猛,心中大喜,大汉有此勇将,何愁黄巾不定。

太史慈来到城头,孔融询问:“不知太史将军为何来此。”

“回太守,我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乃是东莱人氏,家中老母曾受太守恩惠,让我来此助太守平定黄巾。”

第二天,管亥果真退去,孔融大喜,于是封太史慈为校尉。

梁山方面,黄巾起事后各地义军无不归附,唯有梁山宋江仍在观望。

魏郡之战结束后,张角命张宝率5万大军攻青州,张宝率领管亥等人决定教训宋江等人。

水泊梁山不过步兵两万,水军一万,如何抵挡的住十万黄巾大军。

不过在吴用接连用计下,张宝不厌其烦,再加上孔融开始反攻,于是撤走,改兵围北海。

此战中,管亥中吴用计被李逵,晁盖等人围攻,但凭借自身勇武斩杀刘唐后突围而走。

此战后,本就不富裕的梁山军更惨了,只能缩在山上,不敢出去。

张宝兵围北海,但还未攻下,张角就召集其退守冀州,此战中管亥大显神威,先50合速败了太史慈。

[对比一下管亥98(基础武力)+3(刀王)+5(勇战)+4(独眼效果1)-1(天义效果1压制)=109。太史慈97+3(戟王)+6(天义)-2(独眼效果1压制)=104,外加上管亥有重击50合速败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我要夸一句管亥真乃目前黄巾第二将也(第一是项羽)。]

太史慈败退后,第二战武安国与太史慈齐上也不是对手,100回合就被打败,若不是太史慈箭法无双,二人甚至都逃不掉。

后来孔融就不再斗将,凭着守城优势,拖走了张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