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援军入城134(1 / 2)

赵经世见整支行伍都没有了战意,心中又十分不甘的输给这么一个小角色,犹豫之间,程大勇已经率人登上缓坡。

远远望见赵经世步卒在溃逃,身边还有一队骑兵将他护住,大喊道:“掷枪!”

一支支长枪从空中落下,骑兵操着缰绳左躲右躲,但还是有人被穿胸而过,扎在马下。

家丁见赵经世迟迟不下军令,赶忙拉动缰绳调转马头,在马屁股上狠狠一拍,大声喊道:“将军,暂避锋芒,您千金之躯不可在此受伤于小人之下!”

赵经世终于反应过来,此刻再攻,自己的家底还要损失,会影响到立足根本,大喊道:“撤!”

面对撤去的赵经世,程大勇也不追击,此战虽然损失了些战兵,但战果也是不小。

料想这状态赵经世也不会不顾自己去潼川州,便开始打扫战场。

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几匹战马,这样也能更好的盯梢刺探敌情。

又把箭矢回收,把丢对手的弃盔弃甲整理好,早先准备好的船也行了过来。

把同袍尸体运上小船,先行返回,又挑选了几个会骑马的战兵去打探赵经世的消息,开口对着刚从山上下来的百总说道:

“栗百总此战为首功!回头向冯将军给你请功!”

栗功一阵激动,回了个军礼:“谢把总!”

赵经世在马上,胸口感觉憋的喘不过气来,此败对他来说实在是奇耻大辱,后悔当初真该直接把这些衙役杀个精光,唤来家丁说道:

“给成都府送去消息,就说在中江受到彭州营埋伏,不出动张总兵麾下,怕是只能靠摇黄拿下潼川州了。”

接下来的几日,双方相隔不远的距离,大小摩擦时有发生,赵经世想保存实力,而程大勇想拖延住时间,都不想损失太大,也就没有过大规模交手。

……

潼川州东南中江与涪江的交汇处,一条条小船从上游漂浮而下,一道红烟升起,正是冯止安排工匠专门制作的信号烟。

流寇数日的围城注意力都放在了城中,没想到会从上游有援兵而来,待到发现红烟的时候,池荣带领的战兵已经登陆。

令流寇更没想到的是,围了这么多日,此刻城门却突然被打开,冯止带人从里面冲杀出来。

城南本就不是流寇的主攻方向,被两股强悍的力量同时夹击,阵型大乱,流寇和厮养四处逃窜。

冯止终于等到了池荣前来支援,两队合一后,焚船退入城内。

与池荣想象中不同的是,被围住的城内并没有出现骚乱,百姓全都在有序的生活着,每家都排好队伍,提着水桶去水井打水。

街上到处可见军民共同搬运守城物资,而操着刀枪巡逻的人,一眼就认出不是彭州营的战兵,看起来更像是普通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沉稳而坚毅。

路过一处空地,所有人脚步一顿,看到此处整整齐齐停放了千余口棺材,每口棺材上都有一个木牌,刻着姓名。

冯止走在最前方停下脚步,对着新来的战兵说道:“这里躺着的有咱们朝夕训练相处的兄弟,更有潼川州自发的守城义民,工匠,大夫,行礼!”

池荣沉默不语,重重行了一礼,他不是没经历过围城,百姓易子互食,兵杀百姓来食,将杀士卒充饥的场面至今还记得,若不是何清泉帅府特殊的身份,自己也是被宰了充饥的其中之一。

像今日城中气象,全然不同于其他处围城,没有互相偷抢,没有互相戒备,同仇敌忾的守城,若自己没来恐怕也不容易被攻破,感叹道冯将军实乃高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