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县试(上)68(2 / 2)

梅姨娘等人,一直将他送到府门口,直到贾琮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她们这才返回。

这时候,考场第二炮响起,这是提醒考生该离家赶赴考场了。

而贾琮,如今有武艺傍身,行走起来,倒是丝毫不见吃力。

小半个时辰之后,他便是来到考场之外。

贾琮来的早了一些,考场还未曾开门。

现场倒是影影绰绰来了几个考生。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的考生,也是越来越多。

不多时,考场入口处鸣放第三炮,这时候,就是提示考生,考场大门很快就会打开,等开门后考生一起进场。

这时候,主考官身着官服,带领教官、禀生到现场点名。

被点到名的童生上前提交廪保互结亲供单,然后领取答题用纸。

答题用纸称为“试卷”或“卷子”,是内面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封面上的姓名栏中需填上文童某某。

试卷下发后,教官和廪生等奉命退场,只留下主考官和必要的考试人员。

主考官亲自到大门上锁并封印,回到座位上等待公布试题。

县试第一天的试题是四书二题、作诗一题。

四书题又称“头题”或“首题”,从四书正文中出题,要求阐释。

这两道题目对贾琮来说,毫无难度。

当然了,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都是没什么难度的。

毕竟这两道题,只是靠死记硬背的能力。

若是连这个都背不下来,后面也就不用考了。

很快,贾琮便答完了这两道题目。

然后,第三道题目下发。

第三道题目是写作五言六韵的排律,称为“通场诗题”。

这道诗题,贾琮倒是没从后世抄袭。

所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在这方世界,科举考试赋体诗所占据的比例很低的。

只要不犯低级错误,通常都不会给打太低的分数的。

好吧,其实主要原因是贾琮会背的清诗本就不多,这一次他没有碰上合适的诗题而已……

第一天考试,一直考到傍晚。

用楷书誊写后与草稿纸一同上交,之所以提交草稿纸,是为了避免借于他人,同时也可以作为审查答案时的参考。

作答完成后提交给办事员,称作“缴卷”,但是考生不能立刻离开考场。

必须等人数达到四五十人,由主考官亲自取下大门上的封印才可离场,然后主考官重新上锁加封。

贾琮答的比较快,第一场考试也没太大的难度,因此他是第一批交卷的考生。

等到了四五十个考生一起交卷之后,他们才被主考官放了出去。

至此,县试第一场考试就考完了。

而之后还要覆试三次县试才算结束。

头场成绩的发布一般在考后三到四天,称作“发案”。

考完之后,贾琮自己走回了贾家。

见贾琮回来,梅姨娘忙是问道:“琮哥儿,不知今日考的如何?可曾有把握考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