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扬汤止沸132(1 / 2)

府中大小文官一起疑神疑鬼,李四有却在军营中和当地卫所的千户聊天。

今天他闯入府衙并不是要突击检查,而是去敲山震虎,先看看文官们的动作。这时候他来到军营,想法很明确,首先把军队拉到自己这边来,先排除这个不可控制的强力机构。

他跟千户拉家常,问道:“卫所最近有啥困难没?训练情况还好?”

锦衣卫搜集各地情报:开国百年,边军还维持得好一些,内地卫所已经开始糜烂。

千户干出了不少私吞卫所土地的事情,有些心虚,答道:“太祖那会儿定下的规矩,军户子弟世代当兵不能转民籍。只是现在人口繁衍,卫所土地不够分了,许多军户家里人多,吃不饱饭。至于军备.....”

千户面色尴尬,说道:“兵部下来的拨款不多,武备许久没更换了。我们这里地方太平,不打仗,朝廷也不太重视。”

李四有不动声色,点头肯定千户所言,而后问他:“军户长子入卫所,剩下的军余种田,这个我懂。现在我想给军余们找条出路,你看行不行?”

接着他说出一番话来,说南征还是有把握的,问能不能让卫所的军余去安南落户,给他们分田地,从此不当军户。

千户平时多为军余的事情头疼,巴不得打发这些人走得远远的,但他迟疑道:“这事恐怕要通过兵部,大人你有把握干成?”

李四有肃然道:“你先去摸摸底,看有没人愿意去。你就说去南方给他们分地。我知道大家不愿意离开家乡,可家乡地少人多,总会有人想谋个出路。”

千户又问:“要不先给兵部发个文书问一问?”

“不用。”李四有道,“暂时先稳住,等事情有眉目了,我再来运作。”

两人话说开了,千户知道李四有不是来找茬的,态度好了许多。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李四有很随意地问千户:“大军南征,文官有许多小动作,你知道吗?”

事不关己,千户不会替文官们瞒着,他随即倒箩筐一样说了许多事。

文官们平时嫌弃俸禄低,找着机会就贪钱。有些讲究的会将账目抹平,不讲究的就将公账上搞出许多填不上的大窟窿。

南征自湖广筹粮,正是填窟窿的好机会。

最简单的手法:先去使劲筹粮,将民间盘剥一圈,然后贪了粮食转卖,最后上报一个粮食在运粮路上消耗了。贪墨下来的粮食不光够填窟窿,还能发一笔财。

复杂的点:上报征发的民夫逃走了;上报粮食下雨发霉了;上报运粮的路上遭遇山贼水匪;给粮食称重的时候做手脚;拿陈粮替代新粮......

各种手段不一而足,但凡是能过手的地方,总有文官和小吏能想出法子来扒一层皮。

这些情况其实锦衣卫早已上报,李四有很清楚。他借着机会故意夸赞千户,等到千户自以为检举有功上了锦衣卫的船,在饭局的豆油灯下,李四有郑重其事对千户嘱咐道:

“你说的情报很重要,以后我抓住文官的把柄狠狠办他们一下。那时候......”

停顿一下,迎着千户有点欣喜的眼神说道:“那时候,你要装看不见。万事跟你们卫所驻军没关系。”

说完目视千户,等千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千户见如此郑重的问话,想一想,答道:“没有正式调兵的军令,我不动。”

“我是大军副帅。”李四有笑道,“主帅张懋在安南。所以,除非京师来的命令,其它的你不用理会。”

这事本就在情理之中,千户当即拍胸脯答应下来。

李四有打算干一票大的,先打好埋伏,等布好网再一起收网,其中军队的态度至关重要。

桃谷六仙一路跟随李四有南下,饭后他们一起遛弯。某仙道:“我看那千户不是啥好东西,看看军营这副破烂样子,千户肯定贪了。”

李四有道:“内地就这样,只能装糊涂。”

另一仙凑过来,期期艾艾问李四有:“李大侠,你前面不是说过给我们找六个徒弟的事吗?我们想要个人。”

“谁啊?洪兴社的子弟你们随便挑。”

“不是洪兴社的。你们洪兴社的小子看不上我们,没几个愿意的,有愿意的我们也看不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