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朝会128(1 / 2)

这日李四有照常没出门蹲在锦衣卫衙门,怀恩出宫来找他,捎来皇帝口信。问李四有愿不愿意去南方督运军粮。

李四有对此早有准备,问道:“此去以什么名义?是钦差还是锦衣卫?”

怀恩回答:“钦差一般是文官担任,你现在属于武将,圣上的意思应该以锦衣卫身份。”

“我加一个条件。”李四有缓一缓,才说出早已准备好的话,“我要以大军副帅的身份去。”

“为何如此?朝廷没有后续增兵计划。”怀恩不解,问道,“没有援兵,你何必一定要个副帅的头衔?”

“行军法。”

李四有只说了三个字。

“行军法?”

深宫之中,成化皇帝听怀恩说完,先一皱眉,接着似有所悟,站起身在殿中来回走了几步,口中喃喃念那三个字。而后停下脚步,吩咐太监:

“明天,开朝会。”

好几个月来,这是皇帝第一次开大朝会。百官事先得到风声:皇帝要讨论南征后续怎么办。

这事在意料之中。各方当即私下串联商议对策。除了刘珝等一干帝党,大部分文官只想安南战事早点结束,胜也好,败也好,赶紧收兵早早过上安生日子。

皇帝不乐意早起,告诉百官辰时开朝。

金銮殿上,文武分列两边。李四有破天荒也来了,穿着飞鱼服站在武将那边中间靠前的位置。他如今官居左军都督,理应再往前站一点儿,特意穿飞鱼服就是不想争位置。

礼仪完毕,皇帝安坐不动,随身太监往前一步,高声喊道:“今日商议南征督粮人选。”

万安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他微微闭目不动。后方靠近殿门处有个小官跳出来奏道:“启禀陛下,继续南征劳而无功,不如趁胜直接退兵。”

说完开头,接着拿着牙板开始背诵连夜写好的奏本。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直背了半炷香时间,一会儿圣人云,一会儿某某云,最后以孙子兵法收尾:

“是故,孙子曰: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臣斗胆上奏,以待圣裁。”

李四有打了个哈欠,身边某个大胡子勋戚也打了个哈欠,两人对视而笑。李四有不认识这人,小声问他:“你想不想去南边打?”

大胡子四下瞅瞅,见没人注意,悄声回道:“我无所谓。想打,但怕去了没用,打不赢。”

“愿意去督粮吗?”李四有再问。

“不想去。”大胡子摇头,“国朝没下定决心灭安南,只想把安南打服气,难啊。现在去只有苦劳没功劳,没意思。”

李四有嗯一声,点头表示赞许。

大胡子认得李四有这个风头人物,问他:“莫非你想去?”

李四有道:“看陛下啥意思了。你们都不想去,我不去也得去。总得有个人跑一趟吧。”

大胡子立刻报以同情的眼神,拍拍他肩膀说道:“辛苦老弟了。”

李四有强行打起精神,他远远观望御座上的皇帝两眼,见皇帝半闭着眼,似乎也在睡觉的样子。再瞅瞅大殿之上,刘珝正带着几个同党和万安一派的辩论。

刘珝喊道:“既然安南不降,那就增兵!不说灭国,不把黎灏打服,以后他年年都要跳起来!”

户部尚书冷声道:“说得简单,钱粮呢?大军一动要增加多少钱粮,千里运粮又要加多少民夫?花费几百万两银子就为了您老的面子吗?”

刘珝气得直吹胡子,转身喝问:“余子俊呢?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话。”

然而兵部尚书余子俊是个软柿子。他早前被汪直拿捏做了某太监的门下走狗,如今汪直不在,他更是软如面条,听到刘珝点名,口中喏喏道:

“我们兵部只管给大军准备后勤。你们说打,只要户部给钱,我们听陛下的安排。”

刘珝更生气了,忍不住骂道:“要你何用?不如拴条——”

强忍住气,总算没把后边的话说出来。

眼见着大朝会吵成了街边菜市场,李四有大开眼界。

当值太监见闹得不成样子,手中静鞭一甩,喝道:“肃静!”

百官暂时停止争吵。

随身太监看一眼皇帝脸色,随即高声道:“休要议论其它,今日只讨论派谁去督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