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安南116(1 / 2)

成化16年6月。

李四有起复入京。京中的文官们听说他要回来,一个个磨刀霍霍。

王越带着督察院的御史们准备干他;万安带着另一派的阁老党准备好好治一治他;帝党的头领刘珝没表态,但手下的小弟们早就瞧李四有不顺眼了。

李四有当年在“状元楼”写了句剥皮实草,早前还说了句“岂让儒冠误此生”,又在大明各处杀人抄家,属于文官中异类中的异类,在文官群体中可谓人嫌狗弃。

众文官静等机会。

此人刚入京立刻住进锦衣卫衙门,这个举动在文官们预料之中。先等着看后续。

此人住进锦衣卫后一直躲着不出来,众文官继续等。

几天后宫中突然传出消息,正在等着的文官们初闻不敢置信,继而炸开了锅。

王越府上,万安府上,刘珝府上,一个个小团体集聚在一起议论,只因李四有此人实在不当人子!

他居然不当文官了!

一个新科状元当了2年不到的翰林,假装告老还乡;还乡就还乡吧,这些伎俩谁不知道啊,没想到再一出山居然转武将了。

圣旨:李四有转任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

新科状元转行干武将了,哪有这么干的?

此人不再是文官了,文官们还怎么搞他?计划中的各种冷言冷语,穿小鞋,上下两头给他夹板气,一切美好的想象顿时落空。

此人已经不再跟他们一个体系了,难道隔着院墙来个长臂管辖?

“彼其娘之,不当人子!”

“姓李的狗贼,到底怎么想的,大好前程不想要了吗?”

“自甘下流,与莽夫为伍。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首辅万安毕竟是有城府的老臣,耳听手下小弟们在客厅中各种大骂,他淡然说了句:“国朝可有文官不能转武将的祖宗家法?”

众小弟闻言面面相觑。

以他们读书人崖岸自高的作派,只有不许武官转文官的,没有不许文官转武将的。毕竟肯定没有读书人自甘堕落不是?

万安见小弟们无言,又说了句:“从此李四有跟咱们文官没关系了,你们别想太多。散了吧。”

李四有换上武将袍服特意出门在街上逛了几圈。

成化皇帝很久不开朝会了,他穿了两天袍服没机会上朝,只能图个新鲜,随后换上锦衣卫的飞鱼服。

习惯了,还是这身穿着舒坦。

李四有虽然官至左军都督,但自己心知肚明:京中的军权跟自己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京中开国勋戚把持军权上百年,早已经营的水泼不入。李四有只是挂个名而已,方便给皇帝办事。

他在街上闲逛,不料一个小胖子看到他,顿时目露奇光,一脸崇拜地跑过来,嘴里喊道:“李都督,我仰慕你很久了。今日得见,幸会!”

李四有打量这人:脸微胖,看上去憨憨的。身材雄壮,练过武。身穿丝绸,脚底厚实的皮靴,腰间挂着刀鞘,手里还拿着把扇子。

没见过这么不伦不类的打扮。

李四有口中客气:“久仰久仰,兄台贵姓?”

“客气客气,鄙姓吴,吴梦达。”

旁边跟随的锦衣卫十分有眼力,赶紧介绍:“这位吴小伯爷,长宁伯家中长子。”

“哦?”

李四有不知这位小伯爷找自己有啥事,他目视小胖子。

小伯爷吴梦达兴奋地说道:“当年李提督火并状元楼,那一句剥皮实草可谓大快人心。打那时候起,我就对李提督心怀景仰。”

“当时李提督高中状元,不是有许多大头巾不服气吗,他们准备在宫门上书,我带着人去将他们打了一顿,打得那些大头巾哭爹喊娘,哈哈哈。”

中状元那段时期,李四有一直蹲在锦衣卫衙门没出来过,并不知道居然还有许多故事。他兴趣大起,拉着吴梦达找个地方喝酒。

酒酣耳热,两人称兄道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