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满月(1 / 2)

晚上连夜爬的高峰叫华山,山门叫华山派。雪夜华山,山道险峻,积雪地滑,往高处道边多是悬崖,少有栏杆。师兄背着他上山如履平地,一直到了半山腰有灯火的山门院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松下美人来。

迎门的是个叫张婶的中年寡妇,粗手粗脚,不是美人。整个山门院落众多,却只住着三个人,张婶算仆役。

李四有受了风,昏昏沉沉吃点东西,又昏昏沉沉睡着。张婶一直在照顾他,醒来后熟悉了,才知道师兄师妹果然是对夫妻,张婶叫师父岳掌门,叫师娘宁娘子。李四有已被收入山门,此后就要叫师父师娘。师父说李四有还不算正式弟子,要十岁再正式拜入门墙。

积雪满山,整个华山四口人一起窝冬。晴天的时候,师父师娘扫了院子里的雪,练气练剑。华山派在山脚下还有些产业,山道险滑,下面的人上不来,师父时不时下山背点东西上来。师父讲起,说华山派两百年大派,威震关中,以前很大很强人很多,但是运气不好前几年受了一场瘟疫。边上的师娘神色黯然。

春暖花开的时候师娘怀孕了。

李四有很开心,华山门内马上要有四个人,壮大了!

山下不时有道士上来,给师娘捎点米肉,师父就打几只兔子回礼。说山脚下是家道观,自己人,一家亲。

李四有长了一岁。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师娘生了。

“宁娘子,使劲啊!”张婶在屋里呐喊。

哇哇~婴儿嘹亮的哭声传出。“岳掌门,是个千金,母女平安~“,张婶大声报喜,师父在门外也不转圈了,直接冲进屋里,又被赶了出来,呵呵的站在门口笑。李四有偷偷溜进去看,英姿飒爽的师娘满头汗水,抱着襁褓热切的看,小师妹脸蛋邹巴巴的,像个小猴子,难看。张婶说婴儿刚出生就这样,等满月就好看了。所以说给小孩子摆满月酒是有道理的,不满月抱出来,小孩子不好看。

张婶说:“这闺女将来肯定跟她娘一样是个大美女。”

师娘说:“名字师兄都想好了,叫灵珊。就希望她一辈子平平安安。”

师父没说话,缕着刚留的胡子笑而不语。

李四有说:“人,总是要。。。”一股莫名其妙的气息冒出来,但他没说完。

满月了,华山派全体小聚了一桌。小师妹正式亮相,小脸蛋白里透红,粉扑扑的,眉目间能看到师娘英姿飒爽的影子,也有点师父从容不迫的样子。抓周的结果只有一个,因为桌上就只摆了把小木剑。李四有点了点小师妹的脸蛋,又滑又嫩又弹。识海深处阳光明媚的少年又浮现出来,哼着轻柔的歌谣。李四有呆了呆,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珍贵美好,有一股冲动在他心里晃悠。

“小灵珊”,郑重的语气:“师兄一定会好好保护你!”三个大人相视而笑。

过完年,师父带他去山下道观开蒙。华山派的院落在山腰一块小平台,往下山脚一大片道院,叫玉泉院,是前宋陈抟老祖梦中证道的地方。传说中陈抟老祖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棋赢华山,然后整个华山就成了道门的地盘,玉泉院也就成了关中道门领袖。

等道童报门,一个瘦黑矮小精神矍铄的中老年道人迎出来。

“岳掌门!”道士双手于腹前相交,叩手如太极,躬身行一礼。

“守拙道长!”师父抱拳躬身还礼,让开身后的李四有。“前头说过的,看看这娃能教不?观里条件好,能学出样子。”

道长微微打量一下李四有,拂尘一摆;“都是自家人,跟玄清他们一起吧,放一只羊也是放,赶一群羊也是赶,不费事。”

师父提过去几只腊鸡腊鸭鸡蛋鸭蛋,旁边的道童熟络的顺手客气,转身大家伙儿一起往里走。师父带着李四有去中间的主院叩拜上了三炷香,自个在玉泉院转悠,李四有跟着道长进了后院。

一间幽静的书房,摆了几张桌子。几个年龄不等的小道童摊着课本在学蒙,上边有个中年道士在教,看见守拙道长进来都赶紧站起来行礼。道长摆摆手,“静诚,这个是华山派的娃娃叫李四有,你带着跟玄清他们一起吧”。李四有被引着坐在桌前,旁边那个唇红齿白面貌出众的小道士就是玄清,一脸好奇的偷偷打量李四有。

守拙道长走到门口,又停步转回身,“四有,识字不?以前读过书没?”

李四有识海中的阳光少年悄悄冒出又消失,想了想说:“不识字,没人教过。”

守拙道长找出本开蒙的三字经,翻开首页,手指甲一字一字划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口气读了八行。停声凝视李四有:“可能读?”

李四有闭目略微回想,照着开头一字一字慢慢把八行字复读出来。静诚道长面有惊色,旁边的小道士都憋着不敢说话。守拙道长点点头,又接下去一字一字划读十六行,李四有接着复读出十六行。守拙道长再划三十二行,李四有凝神静气思虑片刻,把三十二行一字一字复读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