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为明正名【求收藏求追读】(2 / 2)

“但是,好像这也不算是正规的小说写法吧?”

郑浩微笑回答:“小说有演义的成分。比如辫子皇帝系列,其中多有作者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

“但是,我这个只是采用了小说写法的历史。我尽量让它符合历史的原貌,而不是用小说手法去虚构。”

“毕竟,我的初衷是要为国人科普明朝的历史。”

“我希望让很多人知道这一点:明朝其实是个伟大的了不起的朝代,只是制度设计上出了点问题,导致官僚大地主架空了皇权,才最终覆灭。”

王树平有点儿动容。

面前这个男孩貌似才18岁多点吧?

思想竟然如此深刻。

他实在太成熟了。

王树平笑着说:“你这个写法非常独特。你这不是戏说历史,而是用诙谐幽默的文笔书写正史啊!”

“你的家庭是个什么情况呢?”

王树平想看看,郑浩家庭出身究竟怎样。

郑浩就将自己的家庭情况讲了一遍。

王树平很惊讶。

他原本以为,郑浩应是出身名门,就算不是钟鸣鼎食的世家,也该是书香门第的大户。

最不济的父母如今也该有那么一点能量。

但是,这孩子的家庭真的很普通,父母都是小职员。

父亲的工作虽然跟文化沾点边,可也没职没权。

实在难得啊!

这就是寻常人家出了麒麟子。

王树平又笑着问了一个问题:“那么,郑浩同学你未来的人生计划是什么?你是想要当一个作家吗?”

郑浩身子微微前倾,谦恭地一笑说:“我希望自己能做一点文化方面的工作。”

“嗯,顺便的写一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我不会去故作高深,更不会追求呕哑嘲哳的高雅。”

“作家其实就是个提供阅读娱乐价值的服务工作者。”

王树平笑着摇了摇头。

他觉得这孩子挺有趣。

王树平心想,看来,郑浩对现在的文坛不少的作家是有那么一点成见的。

王树平说:“作家是提供阅读娱乐价值的服务工作者,这话很新奇啊!”

“不过,我认为你说得其实是有道理的。”

“旧时候,说相声的唱曲艺的,其实全都是下九流卖艺的。但新社会他们就成了艺术家了。”

“作家还是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职责是以作品来娱乐大众,只有大众喜欢的,那才是更好的文艺作品。”

“读者都不喜欢,书都卖不了几本,就算是被写进文学史,也没什么用。”

“郑浩同学你看问题看得很通透,我非常欣赏你。”

在旁边一直都没说话的赵畅天这个时候笑着说道:“王老师,你知道吗?郑浩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的作品的名字就叫《脱离读者的文学必须死》。”

王树平挑了挑眉:“是吗?这文章看题目就很犀利。”

“我倒是很想拜读一下呢。”

赵畅天笑道:“回头我给您看看,不过,这篇是参赛稿,在初赛结果出来之前,我不想让它被曝光出来。”

王树平说:“我懂,你放心吧!”

“不过,我担心这个稿子,它很有可能过不了初审,毕竟,评委们看了会心里不舒服,哈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