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伤仲永?【求收藏求追读】70(2 / 2)

温秀梅皱眉说道:“但是,我还是觉得,你应该专心一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就可以获得极大成功了。”

郑浩说:“谢谢温老师的教诲,您可以把我做公司这个事情当成一种人生历练,其实它根本就用不了我多少时间。”

“我心里有数的。”

“人生嘛,还是要多尝试,要过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我可不打算把写作当成我人生的全部。”

温秀梅有点儿无奈,她也知道,自己很难劝服郑浩。

“哦!那就由着你吧。对了,你语文考得怎么样呀?”

她还是最关心郑浩的学习。

郑浩说:“我觉得考得还行吧,我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

王树平在把自己那篇文章发在新民报的同时,他也发给了国内其他地区的二十多家有影响力的报纸。

这些大报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

比如,新民报的影响力基本就只是在魔都以及周边地区。

而别的省市,也有他们自己当地的最权威的大报。

比如杨子晚报,在苏江省金陵地区是绝对的超级霸主。

当然,华国也有全国性的大报,比如人民报、环球报、参考报等报纸,都是真正全国发行的。

不过,这些全都是比较严肃的大报,基本上不会发什么娱乐新闻文艺新闻啥的。

像郑浩,18岁写作200万字长篇历史小说,轰动了全国,但人民报也没有报道他一个字。

王树平的这篇稿子最终在全国二十六家区域性大报上发表了。

因为郑浩现在热度绝对是很大的,关注度也高。

有不少的报纸做过调查,他们发现,关于郑浩的新闻,阅读率是最高的,看报纸的人,都会去读一读。

这就说明民众对少年天才非常感兴趣。

既然普通读者都感兴趣,那肯定是要多发一点类似的新闻呀。

这篇稿子在国内也是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和议论。

不少的人都参与进来。

有人批评郑浩不务正业,既然文学天赋那么高,好好写作不就行了?为啥还要开公司,还要搞其他商业活动呢?

有人担心郑浩真的有可能会被别的事情干扰分心,然后像伤仲永那篇文里讲的那样最终泯然众人。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觉得,郑浩开公司怎么了?那说明人家有魄力有想法。凭什么作家就不能开公司了啊?

在议论之余,全国的读者最关注的,其实还是郑浩的《悟空传》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预售的事儿。

因为,新闻里说了,这个单行本的《悟空传》是经过大幅度修改的,包括了前传后传啥的,内容增加到了20万字。

这么一本令人读来惊艳的书,那必须得买来看看单行本的内容是个什么样子的啊!

于是,宣传预售的效果,其实在国人议论纷纷的过程中已经是呈现了。

魔都新华书店的负责人赵梦涛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郑浩这才刚刚跟自己谈完,然后就在全国的重要媒体上策划了这么重磅的一个大活动。

全国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都报道了,预售这个事儿,自然而然地也就宣传到位。

PS:走过路过的大佬求个追读求个收藏,大佬们顺便给张月票和推荐票吧,拜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