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收获的通稿56(2 / 2)

五笔字型用得好,打字速度快,那就是单位里头的人才。

而且,现在还不太流行发互联网邮件,国内的网络邮箱也不是太好使。

如今,长距离发送文件,用传真机还是普遍现象。

陈永新等稿子打完形成电子稿,他又仔细地亲自校对了一下。

他心里在想,我也要抓紧时间练习一下打字了。

郑浩都开始用电脑写作了。

而我,竟然连打字都不会,真该为此感到羞愧。

陈永新校对完毕,发现了几个错误,他用二指禅看着键盘自己亲自改正了。

然后,他让打印室的人把稿子打出来。

他又把打印稿给仔细地看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陈永新就开始按照已经联系好的媒体,给对方发传真稿。

陈永新一口气发了四五十家的媒体。

这些媒体都是全国各地的发行量最大的纸媒。

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宣传效果更好,一下子引发全国的舆论关注。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可以说控制着绝对的舆论传播权。

只需要抓住几十家媒体,就能把一件事快速宣传到全国皆知。

当然,这主要是指的城市地区。

广大农村地区不靠报纸了解资讯,而是主要靠电视以及广播。

却说,陈永新发传真的第一家便是新民报。

新民报是魔都发行第一报,要想在魔都宣传,那必须得跟它合作。

陈永新把稿子是直接发给了新民报的文化版主编王树平。

王树平接到陈永新发来的稿子之后,他马上就看了一遍。

因为,陈永新之前就跟他说了,郑浩要在新民报上刊发一部中长篇小说嘛!

这让王树平很吃惊。

因为,他觉得正在撰写《明朝那些事儿》的郑浩,是没有精力再写其他作品的。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郑浩计划撰写200多万字。

这么一个大部头,还是历史,要写好需要查很多很多资料,还要去写作,很浪费时间的。

更何况,郑浩还是高三学生,还要学习呢?

郑浩可不是那种不务正业的学生啊,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优秀到甚至有机会冲击魔都文科状元。

那学习上怎么着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的。

这才是王树平听说郑浩又要在收获上发表中长篇后震惊的主要原因。

那可是收获啊!

全国文学最重要的期刊!

它甚至比人民文学的影响力都要大。

而今,这家老牌文学大刊,竟然为郑浩的这部新作如此大张旗鼓。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郑浩这部作品一定是真正的佳作。

否则,收获那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王树平看完了陈永新写的这篇3千多字的文章,他对郑浩这部中长篇就更好奇更期待了。

因为,里面引用的作品精彩段落和金句,实在是非常棒。

就从陈永新文章中引用的部分来说,这部小说就值得一读。

王树平琢磨了一下,他最终决定,把这篇稿子发在副刊夜明珠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