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154(1 / 2)

  京城最繁华的街在正阳门外,俗称前门大街,海上贸易开放之后,前门大街各家铺子新鲜玩意儿迭出,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在这儿找到。

  京城有洋人开的铺子,里面专卖西洋的物件儿,新鲜是够新鲜,就是价格高。

  那些西洋人的目标不是普通人,只和皇亲国戚做生意,对普通人的态度自然称不上好。

  他们大清的商人开的铺子就不一样了,开铺子讲究笑脸迎人,只要不是和钱过不去就不会主动把客人往外赶。

  买不买无所谓,主要赚个人气儿。

  前门大街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本身就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东西,大清的行商能出海贸易之后,这边的新鲜玩意儿比西洋人开的铺子多多了,一下子就把那几家眼高于顶的西洋店铺给冲击的没了生意。

  毕竟审美口味什么的还是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有些东西在海外平平无奇或者无人在意,没准儿就能戳中他们的喜好,西洋商人不会带他们觉得没有利润的商品,大清的行商会啊。

  外国人懂什么审美,好东西还得他们自己人过去挑才行。

  京城是大清的心脏,全天下的权贵几乎都集中在这小小一座城中,海上贸易放开之后来京城置地开铺子的商人越来越多,这下外城想不扩建都不行。

  这几年官道修的多,实打实的利益官府和商人都能看到,那些商人为了往来间的速度更快甚至愿意争先恐后的捐钱来修路,忙的工部上下连个歇息的时间都没有。

  工匠劳力拿钱干活不相干了直接辞工,工部的官员就那么多,今天不干明天也得干,只要朝廷不增派人手,拖延到什么时候活儿都是他们干。

  按照惯例他们也不是不能拖延,朝廷办事底下人不能催是惯例,毕竟越催越慢,懂事儿的都知道该怎么办。

  架不住这事儿不光下面催上面也催,那么多人盯着他们想偷懒都不行,只能加班加点的干活。

  往好处想,好歹俸禄和赏赐加起来对得起他们的辛苦。

  钱足够,人手足够,城池的扩建速度快的超乎人的想象。

  弘曕以为以现在的条件来算,扩建京城那么大的工程得干个十几二十年才能干完,但是看现在的速度,最多三年大体就能完成。

  恍恍惚惚.jpg

  书上写的满人刚入关继承前朝的京城后光修修补补就补了十四年才勉强修补完,新建城池的工作量比修补旧城大多了,怎么可能那么快完成?

  然后他就被侄子们拉着科普说历史上隋唐长安城从开建到结束只花了十个月的时间,甚至不到一年,他们这建城速度还是慢的呢。

  只能说又长见识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