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43(1 / 2)

  但是为了朝中安稳,他再想那么做也不能真的付诸实践。

  乾隆骂骂咧咧说了一通,大冷天的灌了整杯的凉茶也消不下心中的火气,一边气汉人见缝插针的找事儿,一边气满人不争气,直接气死他算了。

  和亲王叹了口气,“莫气莫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你和他们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不是朕要计较,是他们欺人太甚。”乾隆咬牙切齿,“山西之事和满汉之争本来没有关系,朝臣硬要将事情放在一起,他们是何居心?”

  和亲王想了想,老实巴交的回道,“皇上不高兴,他们就高兴了。”

  乾隆:……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闭上嘴没人把你当哑巴。”

  和亲王耸耸肩,他说的是大实话,不爱听就不爱听,说他不会说话就没意思了。

  拌嘴归拌嘴,还是得商量事情要怎么收场。

  朝中满汉之争由来已久,或者说,从他们入主中原的那一天起,汉人看他们就没顺眼过。

  大清虽是满人执掌江山,但是汉人的人口比满人多的多,他们入住中原这么些年,汉人学的他们学,汉人不学的他们也学,就是不想出门被骂关外蛮夷。

  八旗子弟好的不学光学坏的朝廷也管不了,可汉人家里也不是没有纨绔子弟,总盯着他们算怎么回事?

  文武双全的满洲儿郎那么多,他们都瞎了看不见?

  前朝科举分南北榜,本朝分满汉榜有问题吗?

  实际上有问题,但是人心都是偏的,满人当皇帝自然向着满人。

  他们的人数比不过汉人,在文化底蕴上同样比不过,为了防止汉人凭借人数以及底蕴的优势把控朝堂,本朝官制最开始就偏袒满人。

  汉人需要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然后谋取一官半职,满人不需要寒窗苦读,靠恩荫就可以出仕为官。

  朝中各部门皆是满汉大臣并立,且是满人掌权,即便满人能力不出众,也能轻轻松松越过汉人担任要职。

  以前可以出仕为官的满人官员少,所以只把他们留在京城任职,现在满人的人口渐渐上来,便让他们出任地方官,如此来一点一点的蚕食汉人的权利。

  别说什么满人不懂治国,也别说地方事务繁琐满人处理不来,满人汉人都是人,汉人到地方上任不一样也要带幕僚一起应对?

  比起遵规守矩的儒生,不那么守规矩的满臣没准儿能干的更好。

  先帝爷在位时清查了那么多汉族贪官,他有说汉人全是一丘之貉不能用吗?

  过分!

  和亲王听的脑壳疼,连忙止住他们家皇帝老哥的车轱辘话,天色不早了,骂几句过过瘾就算了,再这么说下去说到明天天亮都说不完,“现在怎么办?不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