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130(1 / 2)

  刚才是他来的不是时候,皇帝老哥正在气头上,也不管他说什么拎着鸡毛掸子就是打。

  他跑了之后皇帝老哥和十六伯说了会儿悄悄话,正好这时候他们家五哥的信也送到跟前,壮劳力和经费全部到位,这才松口让他折腾。

  额,论倒霉还是他们家五哥最倒霉,人还没回来活儿已经安排好,一点休息的时间都不给他留。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折腾呗,反正他只需要出个注意,具体怎么实施还得看朝廷。

  弘曕问清楚他们家皇帝老哥的意思,确定他们俩的脑回路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他会错意才松了口气。

  这种事情可不能会错意,不然他就是白忙活。

  “工部尚书哈达哈没什么要忙的,有问题可以去找他,他会帮你安排人手。”乾隆打发走弟弟,随手拿出京城的舆图,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了好一会儿才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臭小子说的对,京城乃是国都,是大清的门面,的确得捯饬干净才行。”

  京城四四方方,放到舆图上也很好辨认。

  紫禁城外面是皇城,皇城外面是内城,内城南边是外城,城墙之下便是护城河。

  这一层一层隔开的不只是空间,还有居住之人的身份。

  皇帝住在紫禁城,皇亲国戚住在皇城。

  按照入关时的规矩,内城只许八旗官兵和家眷居住,按照方位来安置八旗拱卫皇城,旗与旗之间泾渭分明,只凭方位就能知道兵丁是哪旗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大臣有些开始住在内城,也有部分满人搬到外城,内城八旗的界限也渐渐模糊。

  不管是旗人还是汉人,只要是人都有享受的本能,内城划分的跟军营似的,打仗的时候行动迅速,太平年间住着可不舒服,和内城相比,外城的繁华热闹简直羡煞人眼。

  内城的人想享受,外城的人想赚钱,禁令自然是禁不住,如今的内城虽然比不过外城繁华,但也不像刚入关时那般萧条。

  内城是元大都改建而成,前朝嘉靖皇帝为了安置越来越多的人口才开始修建外城,当时想着在内城外面修一圈的外城,奈何国库拿不出银子,所以只建了南边的部分。

  直到现在,外城也只有南边的部分。

  本朝经过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现在,人口比前朝多了不知道多少,京城的百姓日益拥挤,若是能将嘉靖皇帝没完成的扩建外城伟业完成,落在史书上怎么着也是个大功劳。

  功劳这东西谁都不嫌多,他身为皇帝更是来者不拒,就看他弟能不能琢磨出个行得通的章程了。

  臭小子自己搞不定也没什么,晚上做梦的时候求求汗阿玛,兴许汗阿玛心情不错就帮他把问题解决了,此事利国利民,想必汗阿玛不会拒绝。

  计划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