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母女连着心(1 / 2)

“今儿个上午我去找你龙根婶了。”在西厢里连霞母亲对女儿说。

“龙根婶咋说了?”连霞睁大了眼睛期待地望着母亲。

“还能怎么说,我看她是两家谁也不想得罪。这件事想让她重新扭转过来恐怕很难。”母亲对这件事已经失去了信心。

“当初她来咱家提亲的时候,嘴上就跟抹了油似的,说的话要多好听就有多听。现在他侯权民在厂子里沾花惹草,生出了枝节,做媒人的还替着他家说话!”连霞生气地说。

“这也不能怪你龙根婶。做媒人的哪个不是两张嘴,在哪一头都得说好听话。你龙根婶撮合你和权民的事也不是为了图个啥,是想着你爹和权民他爸关系不赖,成全一件好事,没想到权民这小子不知道好歹。”母亲不想把龙根媳妇说得不堪。

“不知道龙根婶是咋跟建林婶说的,建林婶会管不住自己的儿子。”不知是何原因,连霞对侯权民的家人仍然存有一点希望。

“你龙根婶在你建林婶家里肯定不会说你和咱家的赖话,她心里也是想让咱两家的关系能维持下去。这一点我敢肯定。只是权民这小子主意很正,你建林婶也不一定能管得了他。你龙根婶是中间人,只能牵线搭桥,不能强迫人家。”。

“这让女儿心里好为难!”李连霞叹口气说。

“妈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无论如何你对权民这小子就是不死心。可事到如今,这件事恐怕难有挽回的可能了,你心里得有所打算。”母亲劝女儿说。

“女儿个人的事小,咱家的名誉损失是大。村里人大部分人都知道,侯权民已经和我订了几年亲,现在要是无缘无故被他甩了,村里人不知道在背后怎样耻笑贬低咱家呢。”李连霞担心的是这。

“你说的也是,现在连正该订婚了,我也担心有人在背后给咱家抹黑,让连正订婚的事受影响。”母亲对此也很忧心。

“都是女儿不好,让您和俺爸替我操心。女儿不是非他侯权民不嫁,只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李连霞有些自责地说。

“你和权民的事虽然裂痕已经很深,还没有到彻底断裂的地步。他家没有撕破脸,咱也就当啥事也没有发生。既然你龙根婶说她再跟权民谈谈,就让她谈谈好了。看她停些日子咋跟咱回话。”。

“你还在相信她,反正我是不会再相信她了。”李连霞瞪大眼睛望着母亲。

“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这是做事的路数。这自古以来男婚女嫁都是经过媒人的。没有媒人的说合两家的事如何操办?”。

“我不是说怪龙根婶没有尽力,就是她尽力了这件事也不会有多大的希望了。”李连霞说,她知道侯权民一旦变了心,别的人谁也指望不上。

“这件事怎么会成了这样呢?......”母亲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年轻时候虽然也提倡自由恋爱,可农村行的还是老风俗,男女双方订了婚很少有悔婚的。真是世道变了,人心也不古了。”。

“现在的环境哪像你们年轻时候?可我还是觉得你们年轻时候社会环境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