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烈火照孤城(八)66(1 / 2)

小翠抱着几个莲蓬推开了院子的大门。

今日她与几个姐妹去了城外的湖边纳凉,却没想到和她们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不算大的湖边聚满了人。

本是去赏莲的,没曾想只赏到了人。

这让本来就不想出门的小翠转身就要逃,可几个姐妹死缠着她,说着什么最近天气一直都很闷热,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哪有就这么回去的道理,把她留在了湖边。可当她们在一处远离人群的阴凉地坐下之后,几个姐妹却找了各自的理由先后离开了。

小翠自然知道这几个人关子里卖得什么药,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就有几个男人上来搭讪。

说来这几个姐妹也确实有些本事,这几个男人既有谦谦君子,也有潇洒侠客,各有各的不同,若是换做一般女子,只怕其中哪一个拎出来都足以让她为之沦陷。

可他们遇到的偏偏是小翠。

小翠这辈子见的最多的就是男人,男人见得多了,就再也看不到男人了,他们就像是一坨会说话的肉,个个都一样。

碰了壁的男人们留下了华丽的绸缎,名贵的首饰,却没能换来小翠几句亲昵的话,唯有一个秀气书生,在画了一副小翠的画像之后让小翠多看了几眼,觉得有戏的书生问小翠想要什么,小翠指了指湖边的荷花说她想要几朵莲蓬。

书生只觉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去湖里摘几个莲蓬又算得了什么,当下就取下了头上的发冠,跳进了湖水之中。

书生披着湿透了的衣衫抱着几个采来的莲蓬回到小翠身旁,如他所愿小翠收下了莲蓬,也得到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笑容和一句谢谢,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恼火的书生丢掉了手中的折扇,指着小翠肆意地谩骂起来。

小翠只是向后退了退,躲过了飞溅的水珠,只觉得书生就是书生,在她听过的所有辱骂中也只有他还带着几分儒雅。

书生骂累了就走了,之后也没有人再来打扰小翠。

等到天色将暗,小翠抱着几个莲蓬起身向不凉城走去,留下的满地珠宝很快就被拥过来的人群拾去,什么都没有剩下。

换了一身素衣的小翠把家中的烛光一根根地点亮,微微晃动的烛光照亮了空荡荡的房屋。她拿着白天里拿到的莲蓬坐到院中常坐的台阶上,一颗颗地把其中的莲子剥出来。

虽然已经入了夜,可燥热却并没有衰减半分,这不凉城里无风无雨,就像是一处粘稠的泥潭,除了人们额头上不断滴下的汗水外,没有任何人和物愿意动弹。

小翠把一颗莲子丢进嘴里,似乎是因为已经到了夏末,今日采来的莲蓬已经有些老,嚼起来不够脆反而有些糯,远不如看起来那般美味,这样的莲子并不能把池水的清凉带到嘴里,所以小翠吃了几颗便把剩下的丢在了一旁,闲坐了一会儿便又进了屋。

屋里的一张桌案上铺着一件快要完成的红衣,整件衣裳浸满了胭脂般的红色,华丽的金色状花填满了每一个角落,只有当中的鸳鸯绣了一半,留了几处线头出来。

小翠坐在桌前拾起针线,一丝不苟地缝起了衣裳,一针一线都落得极慢。

当最后一针完美地落在鸳鸯的尾巴上,这件做了很久的衣裳终于完成了大概,只需再有几日的工时做一些边边角角,这件漂亮的嫁衣就可以拿来用了。

小翠站起身,敲了敲僵硬的腰,揉了揉有些酸的眼,看着这件亲手做的嫁衣,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她熄灭了家里的所有烛光,在床上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她要赶快入睡,也要赶快醒来,那件衣裳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她要尽快做完。

可谁知小翠刚刚睡着没多久,就被窗外阵阵喧嚣声吵醒,她从床上爬起来,看到窗户竟被窗外的光照的雪白,她不由得一愣,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披了一件衣裳光着脚跑了出去。

急匆匆推开院门的小翠被街上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整条街上站满了和她一样披着衣裳就跑出来的人,各家各户都灯火通明,整个不凉城宛如白昼,只怕除夕那天都没有今日热闹。

小翠顺着大家伸手指着的方向看去,滔天的火光像是一柄金色的利刃刺破了天,点亮了整个北方的夜。

不知所措的小翠被越聚越多的众人拥簇着推向前去,那火焰在她眼中烧得越来旺,似乎下一刻就能将她淹没。

小翠手脚并用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逃一般地回到家中,把院门牢牢地关上,靠着厚实的木门缓缓地蹲了下来。

她知道总有这么一天,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快到那件嫁衣都还没有做好。

再站起来的时候,小翠已泪流满面,她拼了命地用衣袖擦着泪水,可咸咸的泪水就像是华胥西苑秋天的江水,一刻都不肯停歇。

她跌跌撞撞地走到梳妆台前,伸出颤抖的手点亮了桌上的烛火,斑驳的铜镜里映出了那张有些陌生的脸,还有身后那团隐约的火光。

小翠看着镜中的自己,挤出了一丝微笑,刘显名说得没错,自己还是笑起来更好看。她打开了很久都没有动过的胭脂水粉,精心地装扮起自己的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