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2(1 / 2)

  待一起用了午膳,王老夫人与王杨氏才肯放人。两位表姐年纪稍长些,还略显稳重,几个表弟表妹则围着两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无非是要问问金陵与京城如何不同,问问玉秋学了什么功课。

  同玉秋一般大的兄长,都在王家学堂里学习,已经与他们玩不到一处了。突然从金陵姑母家来了一个表兄,又是个有学识有本事的,还给大家伙儿带了不少礼物,王珅亮兄弟俩便特别喜欢玉秋。

  玉秋脸上笑得如沐春风,周身瞧着却十分清冷,一副洁身自好的模样,根本看不出是个商贾。王婵是知道她这个表弟的本事的,也知晓她来京城,可不是来玩的,便招呼大伙儿别烦扰了她,人家舟车劳顿来到家里,明日又要去学堂和商铺里,得好好休息才行。

  众人总算给了两人清净。两人去了金桂院稍作休息便起来了。没一会儿,王珅亮又带人过来了,原是他们姐弟几人为了替玉秋二人接风洗尘,特意在王婵几个姐妹的院子里设了一处小酒会。

  玉秋与铃儿自是跟着去了。因着众人尚年幼,王杨氏没让他们拿出许多酒,每人也只能喝上几杯。

  喝了点酒,聊到兴起,王珅亮便提议大家一起作诗来玩。玉秋与铃儿自是客随主便,玉秋在这儿算是年长些,王珅亮同铃儿一般大,王申广比铃儿还要小上一岁,王家是书香门第,王珅亮颇有些灵气,诗作常被夸赞,王申广自认也不差,几个姐妹也是喜欢读诗写诗的,自是一拍即合。

  定好了题,一盏茶后,众人将诗作挂在树枝上,互相诵读起来。

  众人先是去看玉秋写的,见她写得不比王珅亮的差,心下也是服气,看来这表兄并不是徒有其表的人。再去看铃儿写的,又着实吃惊,不曾想,他们众人竟是输给了这么一个小姑娘。

  于是,众人的焦点又从玉秋转到了铃儿身上。王珅亮暗暗不服气,又定了个题,让铃儿作一首瞧瞧,自己则拿了前几日琢磨了许久才出的诗句来,放在一处,竟占不得上风,便也心服口服。

  王珅亮又将自己往日写的诗句拿来,让铃儿替他评评,众人便听着铃儿评诗,听到了晚膳。王珅亮几人意犹未尽,铃儿便道:“明日玉秋出门去,我也无事做,再来同你们玩。”

  几人终于放了人,玉秋铃儿二人便跟着丫头去寻王老夫人一起用膳,这是王老夫人一早便吩咐好的,让她们二人与她一起用膳。

  夜里玉秋便有预感铃儿会偷偷来找自己,果不其然,才躺下没一会儿,门就被敲响了。玉秋打开门,铃儿正抱着第二日要换的衣裳站在门口。

  玉秋让她进门,又将门锁上:“怕生吗?”

  铃儿摇了摇头:“就是想跟你在一起。”

  两人躺在床上,铃儿又在被窝里拉住了玉秋的手,双手十指交缠。玉秋闭着眼就要睡去,铃儿侧过身来,飞快地在玉秋的脸上亲了一下。

  玉秋睁开眼,侧过头看着铃儿,铃儿脸上红红的,又伸开手去盖住她的眼睛,轻声道:“不准看。”

  玉秋笑着由她盖住眼睛,过了一会儿,道:“我明日一早便要去王家学堂,午膳时分便去铺子里了,回来该是晚了,你便放心与他们玩,我回来了就来寻你。”

  铃儿点了点头,又轻轻靠在玉秋肩上:“你若是得了空,要想想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