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文章便登上了《伦敦先锋报》。(1 / 2)

  她掀开被子,从四柱床上爬了起来,往自己的脸上撒了些冷水,才从恍恍惚惚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深吸一口气后,她一边穿戴洗漱,一边在脑海里回忆起今天的行程。

  她答应了格蕾丝今天先陪她到出版社和印刷厂,然后再由她引荐去拜访一位女性运动家多罗西夫人。

  等她扶着楼梯扶手走下楼,看见格蕾丝已经坐在客厅里读着报纸。

  卡米莉亚说:“格蕾丝,你起得可真早。”

  闻言,格蕾丝放下报纸,露出她神采奕奕的脸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有些激动,毕竟今天要见到阿芙拉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批书。”

  “这是人之常情。”卡米莉亚回忆起自己当初拿到第一本样稿的时候,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这毕竟是件大事。”

  前一批读者的来信,卡米莉亚还在哈特菲尔德的时候,便抽空读完了,并写了一篇《答读者问》的文章交给了格蕾丝。

  格蕾丝行事雷厉风行,绝不拖沓,昨天刚刚收到的稿件,立即通知报社将头条后延一天,第二天一早,文章便登上了《伦敦先锋报》。

  “你来看看。”

  卡米莉亚接过报纸,坐在了沙发上,然后低头仔细地读了起来。

  “你在请人做了专门的文学评论。”卡米莉亚发现了版面最下方多出来的栏目,上面是两位评书人对《茱莉亚轶闻II》的专业评价。

  格蕾丝回答:“我前几天专门带着书上门拜访了他们,都是我爸爸的老朋友。”

  难怪如此,评论的字里行间多是赞誉,并没有太多着墨于小说的不足之处,只是略略提了一句里面男性角色没有女性角色出彩的特点。

  这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

  格蕾丝发现卡米莉亚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眉心微微皱起,显然对内容有些担忧。

  于是,出言解释了她留下这部分评语的原因:“我原本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删去这部分,但是最终还是留下了。一味的好评不易吸引人,必须要有值得注意、或者说能够引起争议的点才行。”

  卡米莉亚清楚这一点,类似的营销方式她以前见过不要太多,有争议才容易产生讨论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