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往事如烟140(1 / 2)

  幸好, 顾文礼还算有良心, 没有选择抛下她,而是打算带着她去国外避难。

  本以为逃过一劫的闻琴,到了国外才发现,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国内, 她好歹还能躲在家里, 风吃不着, 雨打不着, 吃食供应虽比不上从前, 但也还能吃饱。

  但到了国外, 不仅饭吃不饱, 竟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因为他们来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小偷。

  当时顾文礼要去上洗手间,便叫闻琴看着行李和孩子,可小孩子当时身体不舒服有些哭闹,闻琴就光顾着照顾孩子,没多注意身边的行李,然后就被小偷偷了一个行李箱。

  顾文礼虽然后来并没有对她多加指责,但他们的日子却肉眼可见地每况愈下,甚至到了后来,他们还去睡过桥洞。

  这样的日子,闻琴现在连想都不敢想,当时只恨不得一死了之。

  幸运的是,顾文礼很快找到一份搬运工的工作,靠着他卖苦力得到的微薄收入,他们总算租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房子,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但周围恶劣的环境,粗俗的邻居,还有流浪汉抢劫犯的各种不怀好意,闻琴在国外的日子可谓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每天饿肚子的感觉太难受了,闻琴不得不出来找工作,但她华国的文凭在国外根本就不被承认,要不然,顾文礼也不会沦落到靠卖苦力为生。

  最后,闻琴在一个华国人开的餐馆里找到了一份洗盘子的工作,对方是顾文礼认识的朋友,看在同胞的份上,才答应让闻琴过来洗盘子的。

  闻琴本来还不愿意去,想她堂堂一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竟然要去给人洗盘子,这对于闻琴来说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但要闻琴真的放弃生命什么的,她也没那个勇气,于是在顾文礼的劝说下,还有每天饿肚子的煎熬下,她终于放下自尊,含泪去刷盘子了。

  后来听说华国改革开放,他俩也想过回国,不过,当时他们囊中羞涩,别说买船票的钱,就是明天的饭钱都还没着落呢。

  于是,两人只能给国内的亲人写信,一封一封不停地写,但信件寄出后,什么回音都没有,顾文礼最后都放弃了,只安心在搬运公司上班,彷佛认命了一般,人也被磋磨地一下子老了好多。

  但闻琴不愿意放弃,她当时才二十多岁,她不想后半辈子一直这样苦苦挣扎,每天要为了一日三餐而煎熬,于是她继续写信,继续等待,每天就在这样的期待-失望-再期待-再失望中度过。

  顾文礼见妻子这么执着,再加之他也确实格外想念家中父母,于是奋发图强,想尽千方百计地去赚钱存钱。

  因为他知道,写了那么多信出去都没有一丁点回响,要么是国内亲人都不在了,要么就是这些信压根就没寄出去,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靠他们自己存钱买船票回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