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别小镇,少年出乡野(1 / 2)

剑州府城又称凤城,因其城形状,如鸾如凤,气势盘肇而得名。凤城地处东南滨海,西北联山,重关内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于域中,二绝高标于城外,襟江带湖,沃野千里,南连江广,北跨温台,东通吴越,万里重山环绕,地沃山强,诚天下之胜也。

林澜幼年时,家境殷实,父母每逢集会或节日,都会驾车带林澜从澜澄镇赶往六十里外的府城。一路上且走且停,访山问水,傍柳穿花,言笑宴宴,父亲刚强严肃不爱言语,母亲和善温婉,都对林澜百般疼爱,所以出游府城是林澜幼年回忆难得的喜悦。

可惜林澜九岁之时,双亲在一次外出经商后渺无音讯。邻里乡亲有的说是被匪徒劫道灭口,有的说是经商不善败尽家财无颜回乡。百口千言,莫衷一是,林澜当时尚年幼,也分不清谁是谁非,只知道父母双亲无法再带自己去府城游玩了。此后经年,林澜双亲留下的家财,被族中亲戚各施手段抢的七零八碎。到今日,林澜年满十六岁,家财只剩镇中一处老宅了。

自双亲离世后七年间,从家中宠儿到无依无靠,家无余财,林澜看尽冷眼,尝遍酸苦。养成他如今性子淡薄,却又谨慎细致。

不见王乔驭鹤还,祇应憔悴老空山。

昨夜林澜险死还生,意识混沌未明之际得神箓入体,丹霞授法,可以说是常人难遇的机缘了。

小小山镇,对林澜来说已经算是无牵无挂,他也不愿再受人冷遇,寄人篱下。既然已知这世间无垠,修行奥妙,林澜所思所欲已经无法再局限于小镇之中了。

翌日清晨,澜澄镇里已经乱成一团。日出后阳气照体唤醒了昨夜被迷魂的镇民,先不说游神开始后的记忆半点也记不得了,众人在正月寒冬里昏睡在野外,就已经够让镇民恐慌的。不少镇民还跑去神庙烧香祈求,却发现连庙中神像都不见了,这下更如沸油泼水,沸反盈天。不过这一切都和林澜无关了,他早已经收拾好行李,去往府城了。

林澜虽然才满十六,身量却颇高,内穿一件青色圆领褶衣,外罩麻絮缊袍,背着一架竹制书篓,上面收拾着不多的行李。他面色偏白,神色沉静,乍看下带有几分文气,只是眉间那道红色悬针纹平添了三分煞气。

澜澄镇距离府城六十余里,山路蜿蜒,非是坦途。常人步行大概需要十个时辰左右,林澜也不急着赶路,路上刚好熟悉明箓法中的各种法术,待到夜晚,在半道找个地方囫囵一觉。他早晨出发时带了几张胡饼,灌了一葫芦井水,倒也不怕路上饥渴。

林澜一路且行且停,路边折了一根青竹做杖,右手上掐诀不断,时不时停下来深思片刻。路上行人颇多,看见林澜举止奇怪,纷纷绕过他,不愿靠近。林澜见状也不理会,自顾自的沉浸在练法中。

‘【明箓法】中所记载的各种法术指诀口诀都不相同,我还需细细熟练。’林澜心中思量:‘不然事急临头,指掐不准,咒喊不出,那就麻烦了也。’

走至日头偏西,抬头望见一条汤汤大河,正是南北贯穿剑州的建江分支。建江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东南流到凤城附近分南北乌龙江、白龙江二支,至马江口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乌龙江中有几片狭长的沙洲,是千年来建江泥沙冲淤而成,原本荒无人烟,随着澜澄镇繁盛,这里变成了入城必经之处,所以就有船家开始在这里摆渡,渐渐的摆渡人就在沙洲上搭房建家。

此时时辰已经将近酉时,夕阳西垂,江上候客的船家已经纷纷摇撸回去沙洲,路上行人也都渐渐散去,一时间渡口边只剩下林澜一人。林澜看着天色,算了算路途,过了江还得再行二十余里才到府城,索性今夜就在这渡口附近找个地方歇息,明日清晨过江,午后便可进城。打定好主意后,林澜走向渡口处搭着的几顶茅草棚盖,这应该是来往行人搭起来方便等候渡船的,正好今夜替他挡挡寒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