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味点心22(1 / 2)

陈建南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在说文三儿。

车夫见客人没了谈兴,也就慢慢歇了往下聊的心思,可也不耽误他自娱自乐,蹬着蹬着就有节奏的唱了起来。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黑白对弈真出彩儿,赢了半盒儿小烟卷儿。你问神仙都住哪儿,胡同里边四合院儿。虽然只剩铺盖卷儿,不愿费心钻钱眼儿。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

就这么哼哼着,南锣鼓巷,到了。

“建南,你可回来了。”三轮车刚停在南锣鼓巷95号院门口,阎埠贵就瞧见了。

“三大爷,您这是?”陈建南可不觉得自己有多大面儿能让阎埠贵专门守着院门口等他,果不其然,就听阎埠贵埋怨道:“嗨,还不是我家那老大,高不成、低不就的,街道给介绍的学徒工是这个瞧不上、那也瞧不上的。就刚吃饭时说了他两句,得,摔门就走。”

说着说着还两手一摊,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可说到后面声音却越来越低:“走就走吧,你倒是加件衣裳啊,这天儿夜里凉如水,他妈拿着衣裳就追出去了。这都小半天儿了,我不放心,就搁门口等会儿。”说完还吸溜两下鼻子,可见等的时间不短了。

陈建南晓得他说的是阎家老大阎解成,阎解放和阎解旷的哥哥,这几天来两人也没打过照面。

陈建南对阎解成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夫妻二人开饭店算计傻柱不成反被弄砸了招牌那一段,别的事情就记的模糊了。但仅此一件事情,就能看出这人品格的好赖。

可惜了了,阎埠贵为了这个家精打细算,有时都宁肯舍了人民教师这份脸皮,可偏偏却忘记了,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心底这么嘀咕,嘴上却安慰道:“一准儿就回来了,您甭着急。”

说着话,陈建南转头和车夫结了五毛钱,两人嘀咕了一阵,陈建南又压了两毛当作定钱。

见阎埠贵仍旧不时假装不经意的往胡同两侧瞥一眼的样子,就觉得好笑。摇摇头拎着纸包就要往里走,却被阎埠贵一把拦了下来:“建南,先去你一大爷家里打声招呼。今儿早为了你,你一大爷可跑了两趟街道办,班儿都没上安稳。”

陈建南暗自撇了撇嘴,感谢归感谢,指望自己感激那是门儿都没有!

从面上看,这已经是易中海在短短三天内第二次对他表达善意了,有句老话讲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加之顾文华之前有意的点拨,陈建南在这些事情上心态很平和——接受善意,保持警惕,糖衣可以吃掉,炮弹还是免了。

“劳您提醒。”陈建南摆摆手继续往院里走,拐向倒座房的时候突然又折返回来,反倒把阎埠贵吓了一跳。

陈建南赶在阎埠贵开口之前问道:“三大爷,解放、解旷有没有嚷嚷着理的太短跟您闹啊,您知道我这手艺还没出师...”

“他俩敢!”陈建南话还没说完就被阎埠贵打断了,只见他眼睛一瞪,腰一挺,直拿出一副大家长的威严范儿来,反倒让陈建南不好意思继续往下说了。

他原意是打算给阎埠贵提个醒,自己晓得给阎家老二老三免费理发是吃了亏的,下次您勉张尊口。

原本的打算是,明面上吃亏实际上多拿阎家兄弟练练手,可现在跟着宋大胆剃头练拳两头并进,眼见着就要忙起来。

既然暂时用不上阎家兄弟的“脑袋”,那有些事还是往明面上点一点。

阎埠贵正说着话,就见刚那三轮将车骑到前面宽敞处,掉个头又停回了院门口,便迟疑着问道:“建南,你这是一会还要出去?”

“嗨,甭提了,提起来就搓火儿。单位试行改革,往后得九十点才能下班,我这两天先搬我师傅那对付对付。真要是定下来,别说给您家那俩淘孩儿了,就是院里的大爷大娘,都没那份闲工夫了。”

陈建南也没客气,把话把明了一挑,就直往中院去了,留下阎埠贵一脸的所有所思。

敲开易中海家门,没想到屋内此时还有客人。

看眼前人年岁,将将三十左右。面容周正,脸色有些苍白。身穿一身藏蓝色工装,像是刚下工没多久,衣服上满是些污渍和划痕。

看着眼生,不像是四合院的里的人物。

陈建南平平淡淡的冲对方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这才转身和易中海说起话来。

“又给您添麻烦了不是,前些天的事情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您看今儿,就因为我粗心大意,又闹一误会。”

陈建南一边说着,一边把装着点心的油纸包往桌上一放:“我师父给的,借花献佛,孝敬您二老了。”

易中海粗糙的面庞都快笑出褶子来了,手上却直摆楞:“咋还闹生分了,平安就好。”

一大妈这时也起身给陈建南倒过来一杯水,拿起桌上的油纸包就往陈建南怀里塞,陈建南当然不能再接回来啊,结果两人刚客套着推搡了两下,就听一大妈“呀”了一声。

只见一大妈把手里的油纸包往灯下面挪了挪,翻转了两下,只见油纸包的底面还夹着张紫粉色儿的草纸,这倒是陈建南之前没留意到的。

陈建南离得近,灯下仔细的瞅了两眼。就见普普通通一张粗糙纸面上,盖着一方长方形印鉴,大小不过一指见长,黑色的油墨,斑斑勃勃的并不齐整,底下的蚁爬小字看不真着,三个大字倒是清清楚楚——稻香村。

“哟,这可是稻香村的点心!”一大妈先是惊讶的说道,又看了易中海一眼,接着就把油纸包往陈建南手上一拍,反倒把陈建南给惊住了,没再推搡。

陈建南也没想到顾文华随手塞给他的是稻香村的点心,稻香村,“前世”四九城出了名的点心招牌,端午、中秋年节礼的上选,又复原了老四九城南味点心的“京八样”,不敢说如雷贯耳,可也谈得上妇孺皆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