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何谓流氓52(1 / 2)

“师父,他们刚才说的‘那档子事’是啥事儿啊?”

陈建南急忙转移话题,生怕宋大胆再笑话他“怂包”。

宋大胆拿眼一瞪这小子,暗自撇嘴,边往回走边嘟囔道:“乱窜的流氓呗!打今年一开春,四九城里就不太平,到处闹妖精...”

直到了中堂,灌下去一杯凉白开,一抹嘴儿:“先闹狼,后闹流氓,一整年的不安生!”

跟进来的陈建南惊讶道:“还有狼呐!”

“可不是咋的,还没解放的时候西山的狼群就进过京!到现在京郊人都不敢管狼叫狼,得叫‘马猴子’、‘大马猴’!”

陈建南听着新鲜,“前世”大马猴除了东北一种方言外,主要是指“山魈”,没成想五十年代的四九城,人们管狼也叫马猴。至于流氓什么的陈建南反倒没在意。

还在皱眉思量的顾文华被爷俩的说话声打断了思路,见他们进来,一指后院门:“都打发走了?”

宋大胆重重的“嗯”了一声,继续说道:“闹狼的时候,家家门上画白圈儿,老百姓给起了个学名儿,叫‘狼圈’!说狼害怕被圆圈套住,见着‘狼圈’就不敢接近家宅。”

顾文华对此嗤之以鼻:“也不知是谁胡吣的,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四九城里进没进狼我不知道,可是挨家挨户的画白圈儿,倒是让卖粉笔的挣了一大笔!”

宋大胆揉着肚子,乐呵呵的说道:“还有那卖石灰的!诶老顾,你当时不也抢不到粉笔才买了一整袋子生石灰么?前两天底下去潮不就用上了么?”

顾文华多少带点恼羞成怒,瞪了宋大胆一眼,却也没辩驳。

陈建南听的起劲,别的不说,想一想四九城里,大小胡同家家户户门口画一个白圈...中间再写上一个“拆”字,眼熟不眼熟?

“现在也就是京郊有狼,前阵子还听人说搁顺义碰着狼了,跟了一路。今年闹的最凶的是那些“流氓”!别的地儿咱不知道,就说东郊这片地界儿吧,流氓就不少,绰号一个赛一个的生猛...”

宋大胆见顾文华没搭理自己,继续和陈建南唠起“流氓”来。这年月老四九城人管出了朝阳门再往城外去的这一整块地方叫东郊区,对应四门之外的郊县临界。

说着话宋大胆掰着指头开始数这些“流氓”们的绰号,一边数一边乐:“什么‘黑麻头’、‘小旋风’、‘矮脚马’、‘“草上飞’,听听,听听!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陈建南听着也觉得可乐,起初听宋大胆说“生猛”,还以为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那种路数,没成想这么一听,别说山寨大王了,最高也就是个“小钻风”级别!

毕竟说到“江湖事”,宋大胆越说越起兴,把二郎腿一翘:“还有什么‘小五义’、‘小八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一脚震朝阳’...”

顾文华觉得没劲:“说这些干嘛?都是迟早要吃花生米儿的完蛋玩意儿!”

宋大胆说的起兴,蒲扇般的大手虚空一拨拉顾文华:“还有甚‘七狼八虎’、‘九龙一凤’、‘十三太保外加一枝花’,打架也挺厉害,就是这诨号听着幼稚,都是以前玩剩下的...”

顾文华轻声呵斥道:“说说就得了,啥年月都不缺好勇斗狠的傻缺儿!上半年登报那些个,祸害女学生,逮到城外一粒花生米了事,爹妈白养活一场不说,还落下一世骂名!该!”

陈建南这才明白过来之前联防队巡逻员嘴里说的“那档子事”是怎么回事,心里跟着骂了一句该死!这种祸害在哪朝那代,都是人人唾弃的存在!

宋大胆见陈建南一脸愤然,才一改官腔假装“教训”徒弟:“官面儿上管的紧,罪过儿重的投监入狱,罪过儿轻点儿的就发配到了天疆、茶淀、天堂河儿‘劳教’,可不论是判刑还是劳教,这辈子都是毁了。”

陈建南被宋大胆盯得发毛,连声叫屈:“师父!您冲我说啥呀,我又不是‘流氓’!”

“你师父是怕你走错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旦家大人失了管教,最容易走岔路!”

顾文华说道一半,忽然想起陈建南家里长辈刚刚过世不久,怕伤着陈建南的心,紧忙咳嗽一声,给自己找补。

“当然,有我和你师父在一天,就不允许你走错路!人可以穷,但不能没骨头!”

宋大胆接茬“管教”道:“对!记住喽,以后走路上见到那一身毛儿蓝的就甭搭理!”

一句话说话陈建南有点奇怪,来到五十年代也有十天多了,虽然谈不上放眼望去全是“军绿”,可走在大街上也是差不了多少的“三原色”——黑、灰、蓝。

男性常见的正式着装就是中山装、列宁装和各种工作服,四九城的老爷们儿虽然也有在胡同里穿着随意的时候,可那也是正正经经的。

女性的着装比自己想的要稍微丰富一些,听说受苏维埃“老大哥”影响,一到夏天,满四九城的“布拉吉”,碎花的、素染的,漂漂亮亮、落落大方。

至于师父嘴里的“毛儿蓝”,陈建南暗戳戳想着该不会就是指工装蓝吧?那打击面也太大了!

好奇的一打听,才知道宋大胆嘴里的“毛儿蓝”是这时节四九城流氓们的标准着装。虽然也是这年月流行的蓝布衣料,可重点指的是那一身毛毛躁躁怪里怪气的“打扮儿”。

上身儿小翻领制服,下身儿六寸半至七寸的瘦腿儿裤,裤子还得要是双屁兜儿的,讲究点的“大流氓”右手屁兜里还要塞上一块白手帕儿,但只能露出一角儿来。

陈建南听着感觉这份“讲究”和“前世”的绅士们有点像,只不过绅士是在西服上衣口袋里露出一角儿手帕来,至于是否“一脉相承”不敢定论,或许同样是白色手帕儿,带在不同人身上涵义不同。

至于“流氓”们的脚下,常见是白袜套儿,配小圆口儿布鞋。

听宋大胆讲,这年月买双白袜套儿不容易。“流氓”们经常穿的是前边露脚趾头,后边露脚后跟,可还是舍不得扔,反正穿在鞋里也看不见,但是露在外面的袜筒儿必须保持的倍儿白!

光有这身打扮还不行,“流氓”们走路喜欢晃膀子,行话叫“抖起来”,显的威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