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单口大王47(1 / 2)

单口大王刘宝瑞!

相声界的字辈,从“德”字辈开始,德、寿、宝、文、明,之后不再统一行业字辈,各家单论师承。比如“前世”将相声这门艺术推到顶峰的德云社,“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就是自家门里的字辈。

眼前这位黑衣大褂,就是第六代相声演员,以单口相声见长,享有“单口大王”美誉的相声大师,刘宝瑞!

陈建南“前世”看店的时候,闲来无事就爱听一段刘宝瑞先生的单口,可惜年代久远,技术条件简陋,翻来覆去就只有那么几十段。

《官场斗》、《解学士》、《珍珠翡翠白玉汤》、《斗法》、《黄半仙》、《假行家》、《化蜡扦儿》、《赶考》、《天王庙》、《连升三级》、《书迷打砂锅》...

除了引为憾事的《官场斗》以外,全须全尾,可还是听不够!

不像某些“坑王”,声称发掘、整理了上千段儿,可只顾着开坑不填坑,管杀不管埋...

“您好您好!久闻大名、如雷灌耳、皓月当空、无福相见!今日得会,实乃万幸!”

一套“贯口”下来,陈建南激动的面色通红。

突如其来的热情让刘宝瑞有点摸不着头脑,略带尴尬的抽回被陈建南紧紧握住的右手。

往后退了小半步,迟疑着开口问道:“小同志,你...认识我?”

陈建南这才冷静下来,自己表现的确实有点过火。可也怪不着自己,“迷弟”见着“偶像”了,激动是在所难免的。

可要接茬儿往下说,总不能瞎编个理由吧?

刘宝瑞见他不答话,只定定的盯着自己,不自觉的又往后稍(shào)了稍。

正当两人有点冷场的时候,打身后猛的蹿过来一位。

“刘老师好!这位同学好!要迟到了,我先过去了!”

嗓音洪亮,京味十足,冲刘宝瑞鞠了一躬,冲陈建南点点头。

说完脚下生风,留给冷场的两人一个匆忙的背影。

“诶,马季...”

刘宝瑞闻声识人,抬手招呼了一声还想再说点什么,可惜马季跑的太快,拐个弯儿就消失在了文化宫建筑群里。

刘宝瑞联想到马季刚刚对陈建南的招呼,再看陈建南时,恍然大悟:“你也是来参加曲艺训练班的学员吧?”

说着话看了看天色,一拽还在发楞的陈建南:“别误了时辰,跟我走!”

陈建南当然在愣神,刚过去那小矮个儿是谁?

刘宝瑞先生好像叫他...马季?

我的个乖乖隆地咚,今儿是怎么了?

本来是和姑娘“约会”,结果正主儿文瑛姑娘还没见着,相声界的大拿一个挨着一个的见!

陈建南就这么抱着装有零嘴儿的皮纸袋,被刘宝瑞拉着一路小跑,来到一座配殿跟前。

很奇特的割裂感:古装剧里的黄绿琉璃瓦,红漆大圆柱,垂花廊描红花绿,下一秒镜头上移,正门口挂着大红色的贴纸横幅——劳动工人曲艺文化训练班。

门口有身着藏青色工作装的值班人员,面前摆着黄木办公桌,看样子像是负责学员签到登记。

刘宝瑞点头招呼一声,带着陈建南就往里走,工作人员看陈建南是跟着刘老师来的,倒也没有拦。

就这么着,陈建南莫名其妙的混进了曲艺文化训练班现场。

训练班场地其实并不大,左手边是搭建起来的讲台,一寸来高,后面竖着可移动的黑板架。右手边是一排排折叠椅,后面还堆叠起来不少,看样子是随用随取。

在场学员有四五十人的样子,穿着打扮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工人模样。

陈建南还见着几位身穿工装蓝,头戴藤编安全帽的学员,脸上还冒着汗,油汪汪的,显然是刚赶过来不久。

众人见刘宝瑞进屋,纷纷起身,杂七杂八的口音,向刘宝瑞道好。

陈建南此时自然不能再腆着脸跟着刘宝瑞往讲台上去,就像个迟到的小学生似的,闷头躲着人往后面走。

赶巧,后排坐着个“熟人”,正是刚刚见过的马季。

马季见他走过来,一拍身旁的折叠椅面,示意他赶快入座。

“这位同学,刚刚太仓促了,还没请教怎么称呼,以前怎么没见过您啊?”

“您好,我是陈建南,大栅栏儿小白楼理发店的学徒工,今天是第一次来。”

“哦哦哦,您好您好,我是马季,之前在新华书店做卖书员,工作关系刚刚转调到广播文工说唱团。”

陈建南听着多少有点“羞愧”,自己这个“学徒工”好像很没有面子...

马季见他表情变换,心思一转就明白了个大概,一拍他肩膀:“同志,这里是专门给劳动工人进行业余曲艺文化培训的地方,工作岗位不分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心向曲艺,有单位的介绍信,就能来旁听!”

说着话一指在场的其它人:“您看,钢铁工人和铁路工人肩并肩,铲煤工人和邮局发报员前后排,在这里,大家伙都是同一个身份——曲艺文化爱好者!”

“您就说我吧,以前是新华书店的卖书员,学了几段相声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登台演出被观众哄下过台!在这里跟着刘老师、郭老师认真学习了三年,这个月底就要随团出发八闽前线慰问演出了!”

陈建南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副慷慨激昂越说越兴奋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那个憨态可掬的身影,带着工装帽、拎着公文包,在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推销“宇宙牌香烟”。

“同志,同志?”

马季见陈建南看着自己发乜,意识到自己多少有点“口不择言”了,失笑道:“对不住,干我们曲艺工作的,嘴上没门儿!”

这陈建南哪受的起啊,慌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我是听着您的经历入了迷,觉得太励志了!完美切合了伟人的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回轮到马季不好意思了,还是个小伙子的马季挠了挠头,被陈建南一句话捧的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马季同志,我有个疑问,不知...”

“您说。”

“按说您现在都是专业演员了,怎么还到这里来听课?”

“学无止境!我在文工团的责任老师是侯宝林侯先生,侯先生教给我一个道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刘先生不仅对口说的好,单口更是一绝!有生之年,我也要创作出一部反应现实的新单口相声!”

陈建南心说您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还在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抽了一根“宇宙牌香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八分钟的演出,原来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筹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