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半部无字经(1 / 2)

“站好了!”

“马步之所以如此重要,全因练武之人皆是力从地起。”

“这世上的任何一个武学大家,他的桩功必然是绝强的,就如百丈高楼必是始于基层。”

“练武一途上,你要是做不到站如生根,力贯全身的话,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所成就。”

“像我爹就曾说过,十年雪寒功,方抵十月寒,练武没有什么一蹶而就的说法,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罢了。”

“我苦修八极拳十二年,才达到劲由心发的大成境界。”

“我六岁那年,开始跟着我爹学习八极拳,三年过去桩功才有所小成,在十二岁那年我八极拳达到小成,可苦练六年才踏足大成。”

“这学武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是没办法有所成的。”

陈小曼缓缓叙述着。

她在回忆自己过往的同时,也在以身言教。

告诉王武,练武想要有所成,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经验。

亦是不可轻传的心得。

陈小曼能说出这些东西,已经是将王武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徒弟。

中原各门各派,素来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更有师傅喜欢藏下一手,以作日后防备之用。

可此时的陈小曼,却丝毫没有顾及这些。

她在传授自己赖以生存的‘立钟’大桩时,就已经表明了心思,实心实意要收王武为徒。

王武不是傻子。

陈小曼的所作所为,他全部都看在眼里。

正因为经历了前世的活而不得,求死不愿的过程,王武对真正关心自己的人非常敏感。

他能感觉到。

此时严厉无比的陈小曼,是发自内心的在教导他。

面对这份恩情。

王武没有去过多表达什么。

他只是在死死坚持着,哪怕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

可他内心中的执拗信念,不愿让陈小曼失望。

王武清楚。

要想让别人看得起,那就必须自己要争口气才行。

若是别人全心全意的培养,可还是不知道去努力,那便是对自己,对培养的人的辜负。

院内,在死死坚持的王武,目不转睛的望着前方。

他的身体在颤抖。

肌肉在哀鸣。

身体的每一处地方,都在无声的诉说着痛苦。

烈日下,晒不干的汗水已经打湿了身上的衣服。

更是顺着身体流到了脚下,透过鞋子打湿了地面。

这种坚持下,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让王武的眼前已经在阵阵发黑。

恍惚间能听到,胸腔中已经负荷到咚咚乱响的心跳声。

而浑身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极限的拉伸突破下,带着撕裂的疼痛,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击着大脑。

可王武还在坚持。

想要得到陈小曼那样的实力,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陈小曼亲口说过一些东西。

练武最佳的时候,便是六岁到十岁这个年纪。

如果过了这个年纪,在十五岁之前勉强还能接受。

但据陈小曼测骨龄得知,他的这具身体在十九到二十一岁之间。

这个年纪,王武想要练出东西,需要付出常人十倍以上的努力,才能得到一份应得的收获。

起初,在得知这个消息时,王武还在偷偷的窃喜。

前世的他,十二岁的时候,身体机能开始大幅度的衰减。

在苟延残喘中,一直活过了十七年。

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他还是死在了病床上。

这一世,能莫名其妙再活一世不说。

竟然还能得到一具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这么年轻。

可年龄已经超过练武的最佳黄金时间也是事实。

王武没有沮丧。

想要练武,就要更加的努力,以汗水去补足时间上的缺失。

只有这样,才能在比别人晚了十多年的差距下,去追赶那些已经练武有所成的其他人。

陈小曼已经答应过他。

只要能在返回平凉县之前,将八极拳练成,就可以让他加入陈家镖局,不用再四处漂泊。

王武并不知道四海为家的感觉。

但也清楚,这种生活并不是什么令人向往的生活。

四海为家,说的好听唯美点,就是浪迹天涯的浪子。

可说得难听点,不过就是无所依靠漂浮之萍罢了。

王武不想做这种人。

这一世,只想活的痛痛快快,去见识一下这波澜壮观的民国时代。

去见证一下,前世的那段历史中,这个民族是如何在星星燎原的微小火光中,真正做到浴火重生的。

生在这个年代,七尺男儿若是心无鸿浩之志,与那淤泥又有何疑。

王武不想再苟活。

前世的十七年,对他来说已经够了。

这辈子,就义无反顾的闯进这波澜壮观的民国时代。

去看看自己向往的东西。

内心中的这份向往和信念,给了王武巨大的力量。

哪怕此时此刻,身体在不断的突破极限当中,一直传递着疲乏的念头,可还是在拼命坚持。

对于痛苦。

王武早已经习以为常。

可意志的强大,终究还是敌不过身体的极限。

眼前的黑暗开始加重,身体更是不停的摇晃起来。

‘不能倒下....’

‘一定要坚持住....’

‘我现在的每一份汗水,都在拉短和别人间的差距.....’

王武提着一口气,不断的在内心中给自己打气。

希望可以突破这个极限,能够在十天内将‘立钟’练成。

可眼前的黑暗越来越重。

身体上的疲劳,在这一刻全部尽数爆发了出来。

潮水一般的疲劳,一瞬间击垮了意志搭建的堤坝。

眼前突然一黑,王武保持着马步的动作朝后倒去。

“王武!”

一旁的陈小曼大步上前,一把将人接到了怀中。

看着怀中已经昏迷过去的男人,陈小曼为之动容。

这才第二天而已。

王武竟然就能坚持三个小时,才昏死过去。

这种扎马步,扎到昏迷的情况,哪怕是陈小曼也是第一次碰上。

王武的这份意志力,让陈小曼的内心久久难以平息。

陈家镖局上百个徒弟当中,她从未见过这种人。

扎马步,虽然是最基础的东西。

可也是最磨炼人心意志的东西。

任何一个武学大家,都有着同样的坚韧不拔。

这是练武一途上,最显而易见且不可或缺的东西。

“王武这个人确实有过人之处,他的这份意志和韧性,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较的,恭喜你了。”

傅先生说着话,来到陈小曼的身边。

陈小曼抬起头,说道:“傅先生说的是,练武天赋固然重要,可王武的这份意志和韧性,就注定了他定会有所成,也是我的幸事。”

“也许吧。”傅先生叹了一口气。

他望着天上的烈日,说道:“火枪的出现,让多少武学大家含恨而终,武学势必要没落的。”

陈小曼摇摇头。

她虽然没有开口去反驳,可内心中并不同意这个说法。

武学自春秋时代出现,在中原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怎么可能会这么简单就没落下去。

傅先生是文化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