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半世辗转皆浮沉(1 / 2)

这位火三爷可不简单,一直都是村里的传说的人物,从小就非常喜欢乐器,并且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很小就缠着村里吹喇叭的老前辈,学习吹喇叭,指法和气力控制学习的非常快,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小,吹气的气力不足,即使受到了前辈和村里人的表扬,但是他自己非常清楚,主要因为他是个孩子,才会得到夸奖,他不允许有不足,要做就追求完美。

从那以后,大家每天很早就能看到他山上上下的跑,中午就准备一大盆清水练憋气,经过日积月累的不屑努力,一个八岁的孩子,喇叭一响,气力十足,震人心魄,已经可以像老师傅一样,全程跟着秧歌会吹喇叭,整场下来,气力和音调完全不输几十年的老师傅,十里八村都吹出了一些名气。

火三爷十三岁那年,正逢乡里来了一波二人转和皮影戏的才艺人,那个年代,家里有电视的寥寥无几,村里人喜好热闹,即使是十几里的路也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几乎都去凑热闹。

大家关注的是节目的精彩,但是火三爷不同,他是被音乐师傅那一手无比流畅的二胡和笛子迷住了,而且他还主动要和这些师傅学习,但是这些才艺人演出已经累的不行,又怎么有时间搭理他,直接就拒绝了,但是他也不放弃,每天都去,老师傅看见他如此执着,就把他叫过来,劝说道:“小伙子,这口饭可不好吃,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这份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火三爷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对于乐器学习的火热,时刻充斥着他,他已经打定主意,未来一定要学习所有的乐器,用各种的乐器演奏美丽动听的音乐。

家里人听到火三爷这个决定,父母都一口否决,因为他们觉得这条路不可能有什么前途,而且外面的世界鱼龙混杂,不是一个小孩能闯荡的。

火三爷学习的热情高涨,哪还能听得父母的劝说,他已经暗自盘算好,等着戏班子撤离那天,他就跟着一起走,谁也无法阻拦他。

就在他偷偷将东西收拾好,准备出发的时候,还是被他大几岁的姐姐发现了,她姐姐揪着他的耳朵说道:“我就知道你这火急火燎的脾气不可能听爸妈的话,这是想偷偷跑吧。”

火三爷低着头不敢说话,虽然他生下来就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但唯独怕他这个姐姐,就像血脉压制一般,准备偷偷溜走的事被姐姐发现了,很明显不可能走的了,他也只能认命。

“给,这是我所有的零花钱,你都带上吧,到外边改改你那火急火燎的脾气,没人会像家里人这么迁就你,冷暖记得加减衣服,遇事多张点心眼,如果外边不好,就回家来。”

看着姐姐把自己攒的零钱装进包里,火三爷眼睛湿润了,没想到这个从小就跟他打架的姐姐,会如此的宽容和关心他,他此刻深深的感觉到家的温暖,那一刻,他都有些不舍了。

火三爷走了,本以为是外出学艺出去闯荡一下,学一些本事受一些磨练就回来了,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这一走就是二十三年,而且杳无音信,就如人间蒸发一般,他的父母在他离开一年后报了警,希望警察能帮忙找一找,但是春去冬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他姐姐隔一段时间就跑一趟派出所,但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希望虽然从未消失,但慢慢地也渐渐淡化了。

大家都记得火三爷回来那天,身穿一身墨黑色的燕尾服,一双黝黑反光的大皮鞋,戴着一顶圆边的骑士帽,身上背着几样乐器,那样子把村里人都看傻眼了,那个年代,这样的穿着,就像个大音乐家,只出现在黑白电视里,然而他出去的时间太久了,已经没人认得他。

跟村里人的老人问道,他自己一介绍,大家才恍恍惚惚的想起来,这是哪位消失了二十多年的浪子。

村里变化非常大,他从家出走的时候村子是十几户的小村,现在已经是大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的位置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这一走几十年,怎么可能还记得家里的位置,多亏了村里几个热心的老人带路,他才找到自己之前的家。

然而让他没想到是,之前那个温馨的小房子,现在已经是一座坍塌了很久的废旧屋子,院墙已经是残垣断壁,院子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草,有一人多高,村里的老人这才说明情况。

他的父母在七年年前就病死了,带着没能见他最后一眼的遗憾过世了,她的姐姐也是充满了自责,如果当时没有放走一心离开的弟弟,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她姐姐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弟弟,下定决心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远嫁到很远的南方,所以家里的房子就荒凉了。

火三爷听到这个消息,面如死灰,当天他就跑到父母的坟前,跪了三天三夜。

乘燕踏遍千山万水,惊鸿一乐如百鸟归巢,蓦然回首已忘归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