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虞朝必亡?(1 / 2)

这番话听得李有容内心极为不悦。

可她只能故作平静。

“你那么痛恨李有容?”李有容反问道。

宁生摇了下头,意识到夫人同为女人,便道:

“我对这新皇倒是没意见,她刚上位便砍了十多个大贪官,看得出来是想要做一位明君。”

李有容的表情稍有改善。

“可惜……

“现在的大虞,朝中党派纷争根深蒂固,内有割据叛乱,外有夷狄虎视眈眈,偏偏此时新皇登基,朝纲不稳。若我是那北方夷狄,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此言一出,李有容再次抬眸审视眼前之人。

倒不是说这番话有多高瞻远瞩,而是一般平民百姓难有这般见识。

这正是她登基以来最担心的问题。

她曾与百官商议过应对之策,甚至派出了特使与宛族议和,没想到宛王不仅不领情,还将特使斩杀,悬挂于城头。

两国交往,不斩来使。

宛王此举等同羞辱。

至今两国的关系水火不容。

李有容沉吟片刻,说道:“听人说,那宛国的国力不及大虞五分一,他们敢吗?”

宁生诧异地瞥了一眼夫人,平日里夫人只点头不发表意见,今儿倒是跟他交流了。

他没怀疑什么,反而心中雀跃:

“有什么不敢的?当年大虞鼎盛时,那帮夷狄尚且臣服,如今大虞气运衰败,他们巴不得找机会狠狠撕下一块肉。

“据我所知,宛族这些年国力大涨,气运正盛,已有不少八境之上的强者,若宛族此时勾结月轮国,一同南下,虞朝又怎么应对?别忘了,南余还有不少叛军呢。”

“……”

李有容心中一紧,陷入沉默。

宁生莞尔微笑:“夫人,你认为国之气运在于什么?”

李有容想起徐京娘的嘱咐,不敢过多言语,而是装作无知地道:“修行者?”

宁生侃侃而谈:

“有人通过常年诵读儒释道经典立地成圣,有人演习碑刻书法而领悟剑意真谛;有人苦学古谱通晓音功杀伐之术,这本来应该是百家争鸣的好时代,可惜啊可惜——”

他指着大街的方向,“老百姓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大虞十大行省,十九万万人口,有多少天才被埋没?想为国效力都没有门路。”

“官学垄断,权贵请托,呵呵……可笑可笑。”

李有容:?

这就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有本事怎么不证明自己,天天躲在家里自吹自擂?

李有容虽内心不悦,却依旧保持平静,小心翼翼道:“那你为何不考个功名,为国……”

“考功名?”

宁生将手中刀往砧板上一插,夫人不知自己的真正身份,只知他经常吐槽大虞,于是哈哈笑道,“这腐朽大虞,还不配你家相公俯首效力。夫人,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不忍看到天下大乱。

“再说,这科举也是个笑话,士族门阀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就算我再有才华,也难有立锥之地。

“虞朝,必亡。”

李有容:“……”

宁家祖上与反贼有染,如今看来果然是有逆反之心。

竟敢在背后咒骂当朝,胡言乱语!

“怎么可能?”李有容忍不住道。

“没有什么不可能,这种事,历史上发生很多次了,崇祯皇帝便是其中之一。”宁生将汤料放入锅中,添柴加火,瞬间香味扑鼻,溢满庭院。

李有容的肚子不由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如果你……相公所言属实,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虞朝分崩离析,看着异族来犯?”

“那倒不是。”

宁生摇摇头,“若那李有容真是千古明君,倒也不是不能力挽狂澜,只是,太难太难了……根上就错了。”

“根上?”

宁生抬头,见夫人满脸求知若渴的模样,解释道,“修行者通过研习碑碣上的经典、古法获得天地元气,但这些经典本就是残缺不堪,而那些老古董们,自诩正统,有了点成绩,便固步自封,打压异己。

“一些修行高深的大儒身居高位,门生众多,又怎么可能允许他人取而代之?

“世间处处危险,妖魔横行,普通人如何生存?只能依附修行者。

“那些考古挖掘出来的碑碣古物,官老爷愿意分享给天下吗?

“这一点都做不到,更别提推倒重来了。

“根朽枝枯,自古使然。

“夫人,可还记得宋不仁?”

李有容听得一阵沉思,没反应过来,只摇头道:“记不清了。”

“姜知府的门生,一个芝麻大的承节郎。

“上头不许抹黑经典,

“他倒好,拿着鸡毛当令箭,横行无忌,欺压百姓。

“上月初罚了我十两银子,说我妖言惑众,致使礼乐崩坏。”宁生吐槽道,“要不是他,我的字画能这么难卖?一帮不识货的蠢材。”

“……”

李有容不悦的同时,心情极其复杂。

她的臣子,真的就这么腐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