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御书房内,当朝天子天封帝,名讳秦渡风,端坐案前,批阅奏折。

先帝在世之时,朝政混乱,致使军阀割据,天下四分五裂,尤其是北地,赵氏拥兵自重,威胁之大,为海内之首,后秦渡风摄政,励精图治,四方战乱除北地外皆为其所平。因赵氏一族根基之大不易撼动,只得以侯爵之位稳之,又因赵氏不敢随意叫板皇族,便以赵氏嫡女入宫为妃是以引相互牵制,随后继位为帝,年号天封,至今已历二十载。

当年先帝无能致使天下分崩离析,秦渡风一直引以为戒,所以在对储君的教育上手段雷厉,说的是未雨绸缪,其实也不错,北方赵氏的威胁更不允许天子与储君的失误,他虽爱秦瑜行,但也只能用冰冷待他,帝王本无情,只有这样方无顾虑

为此秦渡风经常暗暗叹息,可怜这孩子生在皇家又生不逢时,对他的爱总是默默藏在心里

此时,远处传来脚步声,齐公公来通报道“陛下,太子殿下在御书房外求见”

“宣”秦渡风的声音冷冷的,自有一番威严

齐公公忙到外头去请了秦瑜行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秦瑜行见到天封帝,跪拜请安

“起来吧,今个儿来朕这儿,是有什么事吗?”

“儿臣只是来禀报年三十的事宜”

“哦?你不是一直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太多的场合吗?”天封帝想着,这个孩子帮自己主掌军政,偏偏礼乐之事不如何上心,为此没少数落他,突然变了性子,必有猫腻。

“为君者当面面俱到,父皇从前教育的是,以后礼乐之事儿臣会多多接手的”

“嗤!糊弄谁呢?朕难道不知道你的打算?老三虎视眈眈你的位子,你要震慑他,可别坏了气氛,太子是你始终是你,你可是朕钦点的储君”

“既是如此,那儿臣便告辞了”秦瑜行得到天封帝的许诺,便能放手整治宁王,也没有理由继续待下去

“哼,来我这要了个口信就走人,你做事还真讲究效率”天封帝喝了口案上的茶水,继续说道“闲来无事,随朕去看看你母后吧”

秦瑜行一愣,他的母后,天封帝的结发妻子韩氏,随太子时的天封帝平乱四方,继位时荣封皇后,与天封帝恩爱无比,先后生太子秦瑜行,言王秦商言。知道自己丈夫的用意,同样只能把对秦瑜行的爱深藏

“谨遵皇命”

天封帝起身,招了招手示意齐公公不用随从,向秦瑜行道“那走吧”心里暗自叹息,这个孩子终究是对自己夫妇二人没有感情的,可又有什么办法,这孩子有他所需要负起的担子,生来注定许许多多的无奈与不可说

秦瑜行和天封帝走出御书房,往皇后的坤宁宫走去

到了那宫门前,清淡风雅的气息从一花一草,再到一屋一瓦比比皆是,皇后不追求奢华富贵,皇帝也是,少年时的征战换来今日短暂的天下暂定,都体会了生活不易,所以在宫闱间的生活一如当年

秦瑜行很好的学到了这点,为此朝堂至少从未有臣子弹劾过天子奢华无度,反而大加赞许,故而天下皆知皇家节俭,持风有度竟大为支持,致使北方的赵氏一族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被动

宫女往内通报,知道是天封帝和太子来了,皇后积极慢慢从殿内迎了出来

“怎么还出来了?还冒冒失失的,皇后可不能失了仪态”天封帝口中虽在说斥责的话,却满是宠溺

“陛下可是自己说的,在坤宁宫就如寻常人家,还理什么仪态呢?”皇后嗔道,一颦一笑仍见姿色,可见天封帝的宠爱

“是是是,朕错了,行儿过来见见你的母后”

秦瑜行上前“儿臣见过母后”做足了礼数,可举止间都是生冷的,在他看来这是皇帝的命令,得服从

皇后神色暗了暗,扶起秦瑜行“孩儿免礼,母后前些日子还念叨你”说着,手抚在秦瑜行脸上,痴痴地端详自己的孩子

秦瑜行欠了欠身,离开了皇后的的视线“多谢母后挂怀,儿臣还有事,先行告退”说着,向皇帝皇后请了安,离开了坤宁宫

目送着孩子的离去,皇后怔怔流下泪水,从小为了家国不得不在这般压抑下成长的他,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与苦楚,连平常百姓的阖家欢乐他都未曾体会。

看出妻子的难过,秦渡风从后面环抱住她“见雪,我们欠这个孩子的太多太多了,可身为皇族,这宿命逃不了,如真有机会弥补,我真的想好好的跟他说一声对不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