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拦路抢劫(1 / 2)

大面包车一路向南,行驶在灯光昏暗的省道上,从市区进去郊区后,灯光更加昏暗了,路况也变得没那么好了,是不是还会出现路面坑洼的情况。

当我把车子开到青岭乡地界的时候,前灯照到路面中间躺着一个人,师父把车子停了下来。突然,从省道两旁的阴影中窜出来两个男子,师父从驾驶室的某个盒子里掏出一把长长的钢管,攥在手里。师父叮嘱我,待在车里,看着木盒子,死也不能把盒子弄丢了。说完,师父提着钢管推门下车了。

现在我很紧张,心跳很快,一是对方人多势众,二是师父已经一把老骨头了,哪里是青壮年的对手。可我是徒弟,他是师父,我又不得不听他安排。这些人是什么人?是普通的拦路抢劫,还是专门为了神像而来?

师父下车后,那个躺在马路中间的人爬了起来,果然是假装的。师父以一敌三,我是真的十分担心他的安全。师父手拿钢管现在三人面前,三个人也分别拿出扳手和钉锤。大战并没有一触即发,三个“劫匪”轮番劝说师父,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听那意思,他们是冲木盒子的“神像”而来。

我就纳闷了,一个木雕的神像有什么好抢的?它既不是玉器,也不是黄金,即便是红木雕刻的,就那么点红木,值得拦路打劫吗?

师父坚决不肯交出“神像”,谈判破解,三个劫匪从三个不同方向攻击师父。师父老人家虽然老了,但身手还算可以。但双拳难敌六手,还没打一分钟,师父就受伤了。当然,对面也有两个劫匪受伤了。大家暂停攻击,互相之间虎视眈眈,场面暂时陷入僵持。此时,我被定住了,进入“雕像”状态,熟悉的分不清男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生存是人类文明的第一要务,而安全又是生存的第一要务。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人类安全感最基础的感知因素?”

A,温度。B,空气。C,水源。D,食物。E,高度。F,速度。G,重量。H,睡眠。I,思想。J,情绪。

还是老规矩,要做选择题,先做分析题。

选项“A”,温度太热或太冷会直接导致人体死亡,或者人类自然而然的会“热”的时候脱衣服,“冷”的时候加衣服。

选项“B”,人类需要氧气活着,封闭的环境会导致缺氧,所以人们在感到“闷”的时候,会开门、开窗,或直接离开封闭的环境,寻找新鲜空气。如果空气被污染了,人们会本能的恐惧,期待有更好的空气质量。“缺氧”的经历会导致“幽闭恐惧症”。

选项“C”,人类就是“水”做的,缺水会导致死亡,所以人们会自然而然在“渴”的时候,找水喝。如果水源被污染了,人们会本能的恐惧,期待有更好的水源质量。

选项“D”,“民以食为天”,“鸟为食亡”,没吃的可不行,长期没有食物,也会导致死亡。食物不卫生,人们会本能的恐惧,期待有更好食品安全。

选项“E”,高处坠落会导致死亡,这就是导致“恐高症”的心理感知因素。高度太高,人们会本能的恐惧,期待有更安全的高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