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同学聚会64(1 / 1)

蒋晓川无疑是当中最耀眼的明星,熠熠生辉,犹如翡翠,他偶尔韬光养晦返璞归真,像一颗冰糖,令人甘如饴蜜,他要是敞开心扉侃侃而谈,大家都能看到袒露的胸怀下加了各种作料的肋排,香味扑鼻,也就难怪有人如蚁附膻。蒋晓川也是有钱堪出众,在大家的吹捧之下飘飘然不再矜持。

有同学问及房地产的走势,问房子还能不能买,他意气风发地搬弄别人的市场预测,最后轻松下结论说:“这还用问。你说这次拿地的全部都是百强房企,哪个背后不是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帮他做土地评估,做市场预测。几家加起来的投资也超过一百个亿了。这么聪明的一般人总不会拿着一百亿来打水漂吧。所以我这次投资就是闭着眼睛投的,根本没做风险评估。”说话间眼睛飘向赵子言,如有所指。他的一席话令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折服,纷纷表示到时候买房就找他,也有人表示自己也想投点钱,不知道蒋总给不给这个机会。蒋晓川也毫不客气地说:“都是老同学,说这话。要买房的肯定给个最低价,要有兴趣投资的回头到我办公室,我这边拿出几百万的份额给大家玩玩。”大家拿到口头优惠,无不夸蒋晓川年少有为。蒋晓川如沐春风,并且春风得意。

赵子言因为开会的缘故来得比较晚,来参加宴会的同学多是拖家带口的,成双成对坐着,他过来的时候只有只身一人的胡玲旁边还有个位置。大家是有心这样坐的,但不是有意为他留的,在胡玲看来倒像是刻意的安排,见着久未谋面的子言,有些激动也有些尴尬。赵子言也是悸动的,迟疑了一下才坐在她旁边,从此注意力就在她身上了,其他人的抚今追昔觥筹交错他都没能听见看见,只听见胡玲笑着问他:“好久不见啊,这么晚才过来,挺忙的啊?”声调不高,轻快得异样,像冰释前嫌的清脆爽然,也像掩饰心声故意说得营营昧昧。赵子言要等说过一会儿才听明白,急忙回复:“好久不见——啊,是挺忙的。你呢,都挺好的吧?”胡玲低着头,嘤然回了一句:“挺好的。”声音清婉姣细,被大家嘈杂的喧闹一混杂,几乎被淹没,赵子言屏息凝神唯恐漏掉一个字没有听清,最终只听得呢喃燕语,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不好再去问。胡玲低着头摆弄她的手机,也不知道是跟谁发信息还是看新闻,安静得不容置喙。

桌上其他几个同学嗔怪赵子言来得晚,逼他喝酒谢罪。也有同学夸他保养得好,说没结婚生子就是不一样,青春的防线没有被攻破,还是小清新,典型的王老五,不像自己油腻滚圆,只能当老王。赵子言自觉地喝了酒自嘲说:“别人王老五是钻石的,自己还是青铜的。”大家哈哈一笑就从这小插曲转到蒋晓川那个主旋律上。

陆德明坐在赵子言的左边,一言不发,听到大家笑才附和着笑一两声,笑声干涩带着窘意。他想起刚毕业的时候同学聚会,自己说过五年之后再来看看谁是百万富翁谁是闲杂人等,现在都快过去十年了,答案已经揭晓,不免觉得有些悲凉,听到他们哇啦哇啦讲个不停,犹如打桩机在自己的心房上打洞,不一会儿就千疮百孔。

赵子言长着顺风耳,虽说人心隔肚皮,也能听懂心声,拍了拍德明的后背当是抚慰。虽是隔靴挠痒,慰情聊胜于无,德明还是报以感激的微笑。可他依旧如坐针毡,再坐了一会儿就借故先走了。知情的同学表示理解,不识趣的同学大大咧咧地说他不识趣。蒋晓川酒酣耳热,也不在意德明的提前离场,继续发表他的真知灼见,声音洪亮,如雷贯耳:“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不能再说淡泊名利的鬼话,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鬼说的几句话,一定要向钱看齐。钱是衡量成就高低的一般等价物。可是凭什么别人的钱能进到我们的口袋里面去。一个是看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一个是看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当初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所以留给我们的机会不多,真的不多。什么出国留学,优质岗位,高端商业交流活动,跟我们通通无缘,刚毕业的时候不是给人跑腿就是打杂打电话。成就是什么,是成功率乘以工作量乘以工作效率,我们做的这种低效的工作,完全在拉低效能,减小我们的成就。可是没得选择啊,怎么办?”

蒋晓川明火执仗抛出社会问题,照亮了大家的疑惑,也让在座的大多数人飞蛾扑火一般翘首等着他公布答案。他光芒四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恰好也给其他人留下了暗箱操作的私密空间。胡玲趁大家没注意从香奈儿手提包里拿出化妆镜看了一下妆容,对不满意的地方略施粉黛,把化妆包放回手提包后轻声对子言说:“我其实也想回去了。”说得轻声细语,神神秘秘,像暗授机宜,是贴心人说的体己话。

赵子言有些感动,真诚地提议:“还是再等等,德明刚走,你又要走。他正说到兴头上,我们一走不是拆他的台。以他的小心眼,不知道要记恨多久。”

胡玲笑了一下说:“他倒都没变。”

蒋晓川继续发表他的演说:“环境就是这样,历朝历代多是把机会留给拔尖的人。你不能冒头拔尖让别人看到你抬举你只能去认清现实。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去改变自己。”

赵子言说:“是啊,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自信,有冲劲。我们毕业八年,不是,快九年了。九年来不忘初心的,也就只有他了。真是一点没变啊。”

蒋晓川慷慨陈词:“你要是改变不了自己的能力,你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在一个可以事半功倍的环境下聚焦,然后深入,直到积累得足够多了,量变引起质变。就产生了飞轮效应,唉,人脉资源财富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而且都是顺势而为,不用花费多大的功夫。这跟火箭升空的道理是一样的,最开始总是难得,百分之八十的燃料都用在起飞的那一刻,后面有了速度就不用那么费劲。突破到另外一个层次的时候会发现举手投足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当初自己一年半载都达不到的高度。当初觉得屎难吃钱难挣,我现在就敢自信的说赚钱真的不是很难的事情。很容易嘛。”

胡玲用怜悯的口气说:“你倒是变化挺大的,这些年肯定不容易。我以为你会过得挺好的。”

赵子言说:“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能没变化吗。都说士别三日如隔三秋,隔了这么久就像过了一辈子一样。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七年人体的细胞就完成了一次代谢,七年的时间整个人就不再是从前那个人,整个人都不再是从前那个人了。能没变化吗?”

胡玲说:“我听我一个医生朋友说神经元细胞是不会再生的,也就是不会更替的。神经元管意识,就是管心。心不变,外在的怎么变,人还是那个人。”

赵子言惊奇地看着胡玲,停了一会儿说:“你倒没变,只是变得更加好看了。我以为你会过得不好,现在看来,你过得挺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