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 / 2)

  “我们一直施农家肥,翻整的比较用心。”他们虽十一月领的地,但这里伪装村子时就种过一些东西,对外说法一直是有耕种,因此两个月长出这么多东西不算太夸张。

  “你们是怎么杂交的?”张贺继续问。

  周闻招呼吴振过来。

  “这是吴振,他以前比较喜欢折腾地。”村子的对外说法,这些蔬菜是吴振因地制宜杂交出来的。

  “你一个弄的?”张贺瞪大眼睛,质检局上报‘杂交研究’时,他以为是一些研究所研究,没想到是一个村民!

  张贺问起了杂交细节。

  “我之前种西红柿时,感觉个头小,就把一些个头大的树枝弄在一起,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越长越大……”吴振用早已想好的托词道。他说的话虽半真半假,但他在秘境研究了一万年的灵植种植,一些感悟是没有一些底蕴说不出来的。

  张贺等人本是审视性询问,但听的越来越认真,到最后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他们科班出身看不上民科,但此时不得不承认,一些农业种植还是劳动人民最有发言权!

  “瞎鼓捣的……”吴振挠头。

  至此,杂交来源这一关算是过了。工商局和卫生局检查基地的执照和卫生情况,基地证件齐全卫生质量非常好。

  下午五点,各部门盖章,基地的农产品可以正常上市。

  周闻吴兴川等人把众人送到旅游大道的车上,一些老教授已经累的直接瘫车里。

  张贺和周闻聊的不错,分开时非常认真的建议:“咱们基地蔬菜的口感非常好,消费者们要是愿意接受外观,应该能打开一些市场,不过你们交通这边就有些限制了……”

  农副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都在交通运输上。

  青松基地距最近的旅游大道需要翻两座山,这种前期可以请一些挑山工挑着,等市场打开,人力根本跟不上。

  “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周闻认真点头。他们选址前考虑过交通问题,因本身修仙,他们不在意挑来挑去,但市场稳定了,这个方面确实不好解释。

  “你们心里有谱就行。”张贺说完后离开。

  村民们回到基地,手里是各部门的审批证件。

  现在前期工作已经做好,剩下的就是想办法打开市场!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