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弑君67(1 / 2)

“朕自思为国之责,夙夜匪懈,然天威难测,力难回天,朝野未安,民怨四起。追思太祖高皇帝开国之业,及孝康皇帝绥靖四方之德,朕愧无以承继圣绪,罪戾深重,无所能继也。”

“天下非朕之天下,念社稷之安危,万民之苦乐,朕不应私固帝位,以致百姓涂炭。自即日起,朕决定退位让贤,望德才兼备之朱姓藩王克继大统。”

“钦此,诏告天下:

朕之举实出念兹在兹,务求大明基业永续。望诸臣体察朕心,推戴贤良,继续承守祖宗遗德,庶几国运兴隆,民康物阜。”

朱允炆写完之后,将笔扔在一旁,瘫坐在椅子上。

寥寥两三百字,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连笔都握不住。

他喘着粗气,紧紧盯着墨迹未干的诏书,上面承载着他毕生的荣耀。现在,要将所有的一切交出,心中纵有千万般不甘,却也有一丝释然。

谷王朱穗拿起诏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来人,加印!”

没有人回应,因为皇帝的印并非什么人都能接触。

朱穗不满道:“掌印太监何在?”

寝殿角落,一个声音传来:“在,在……”

朱穗招了招手,一名亲卫走过去,将那个太监刘安押上前。

“刘公公,还请劳烦,拿去加印!”

刘安抖如筛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朱穗脸色缓缓沉下来,问道:“刘公公有什么问题?”

刘安不敢答话,只好转向朱允炆,投去求助的眼神。

朱允炆此时心如死灰,苦笑道:“你莫看朕的脸色,朕活不成,你们还能活。”

刘安当即跪倒叩拜:“陛下为国赴死,黄泉路上怎能没人伺候?”

此言一出,朱穗顿时大怒,反手抽出刀,用力斩下!

噗!

刘安缓缓倒在血泊中,嘴巴张了张,然后便没了动静。

朱穗不解气,提着刀四下找寻,问道:“还有哪个是司礼监的?”

今日的宫变实在太过仓促,没有提前在皇宫寻找内应,现在连大印都不知道在何处。

众宦官宫女看到刘安的下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两名司礼监的小宦官慌忙取了大印,恭恭敬敬地送过来。

加印之后,诏书便已生效,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朱允炆不再是大明的皇帝。

朱穗之所以没要求朱允炆写传位诏书,是因为历朝历代没有侄子传位叔叔的。

更何况大明朝廷还有太子,按照礼法,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如今皇位已经空出,接下来就简单了,只需要一家人整整齐齐上路,再由朝廷群臣推举新君,便可名正言顺。

没想到,大侄子和四哥打破了头,最后却是自己渔翁得利。

“哈哈,哈哈哈……”

朱穗内心欢喜,忍不住仰天大笑。

“来人,去外面寻个翰林,将陛下的退位诏书昭告天下!”

片刻之后,一名年轻的翰林匆匆而至。

“微臣翰林院修撰杨荣,叩见,叩见……”

杨荣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该叩见谁啊?

朱穗不耐烦地将诏书递过去,说道:“别叩了,这是陛下亲笔诏书,即刻昭告天下!”

杨荣看了一眼,顿时神色大变,然后偷偷瞟了一眼朱允炆。

此时的朱允炆没有任何表情,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

杨荣额头全是冷汗,双手捧着诏书,突然,心中出现一个念头。

“谷王殿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朱穗满脸不耐烦,心说读书人真啰嗦!

杨荣定了定心神,说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朱穗猛地一怔,然后问道:“你刚说……你叫什么?”

“微臣翰林院修撰,杨荣。”

“很好,本王记住你了,去吧!”

“微臣告退!”

朱穗暗暗琢磨杨荣那番话,心中暗暗后怕。

还是读书人心眼多,若非此人提醒,自己险些误了大事。

不过,当务之急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一沉,把刀扔到朱允炆面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