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秦武王:把九鼎拉回咸阳!2515(2 / 2)

“所以这九鼎,和秦武王有关系?”

大翊皇帝刘信猜测说道。

“不错!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猛人与鼎有关,其一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借征伐陆浑之戎的机会,将楚国的大军带到了周王朝的都城洛阳城外,并举行检阅。”

“自进入春秋,周王室的实力就已经无法与诸侯相抗衡,更何况还是五霸之一的楚国,见楚国这般行事,即位不久的周定王自然是忐忑不安,然后就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楚王。”

“然后这楚庄王就问出了一句传世至今的话!”

“楚庄王问,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作为一国之君,当即便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大翊皇帝刘信开口说道:“楚庄王问鼎?这岂不是要和周天子比权量力?”

“是啊!王孙满只得委婉表示,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李鸿运说道。

“这王孙满果然机敏,不过也能看出来,此时的周王室已经应对四方诸侯了!”卫国国君李康摇了摇头说道。

“从那之后,就有了问鼎这么一个词!就是来说明像楚庄王这样,对皇权抱有野心的人。”

李鸿运刚说完,大燕皇帝周峰便接着问:“那这秦武王,也是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喽?”

“不止啊!楚庄王只是问这九鼎有多重,而秦武王可是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要把九鼎带回秦国的猛人!不然张仪也不会给秦武王说,兵临周都,挟持天子了!

而且,张仪在去魏国前所说的谋划,秦武王也都给实现了!借着齐国和魏国交战的时机,征伐韩国,攻克宜阳,夺取武遂。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这个宜阳,这是秦国东出的一大障碍!函谷关是秦国的门户,易守难攻。在函谷关前面,也同样有宜阳重镇,阻挡在秦国之前。

秦军想要兵出函谷关,这宜阳就是必须掌控的土地,这样才能够保障物资、以及兵力的疏通顺畅!

秦武王在位的一大战绩,便是于此。

除此之外,秦武王继承了他老爹秦惠文王的好品质,杀其人而用其法!

虽然秦武王并没有杀张仪,但是他也没有用张仪,而是将其给驱逐了!在驱逐张仪之后,就像秦惠文王继续用商鞅之法一样,秦武王也继续施行连横的策略!

在位期间,一直和魏国交好,并且联合越国,来制衡楚国。

秦武王元年,蜀地趁着秦惠文王去世发生了叛乱,秦武王派兵镇压,并且攻打了义渠等周边异族。

总而言之,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国的周边并不安稳,而秦武王嬴荡,能够以不到二十岁的年纪,稳住秦国不乱,并且在后来还打了出去,为秦国开疆拓土。就从这一点来看,这秦武王的才能,就不是一般君主能够相提并论的。”

李鸿运一口气说完,群聊中的皇帝们对于这个年纪轻轻的武王,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称得上是年少有为!

“而且!之前你们不是说什么削相权,制衡朝堂么?在华夏的历史上,战国时代的相,都是相国,或者说相邦!

秦武王身怀远大抱负,且耻于与六国为伍,也就是瞧不上六国,然后就把秦国的相国,改称为丞相!这也是秦武王的创举!后来始皇帝一统山河,设立的丞相一职,就源于此!”

李鸿运又想起了李斯,这是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丞相,但并不是华夏的第一个丞相。

就像秦王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夏朝才是第一个王朝一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