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宋太祖的集权之路(4)(2 / 2)

至于军队战力下降,只要掌握禁军,只要保证禁军的主导地位,这些问题相对于武人作乱,倒不是问题了!

“唉!希望你能成功吧!反正抓住禁军这个核心就行了,若是宋朝赵光义能够稳住不那么飘,说不定就不会有后来的操蛋事儿了!

反正在赵匡胤时期,这一支禁军,就是天下第一强兵!但奈何,被他弟弟给玩砸了,也算是让这种制度的弱点提前爆发出来!

不然,依靠着初代精锐禁军,宋朝的战斗力,也不会下降得那么快!”

“哦?这里边还有故事?”大翊皇帝饶有兴致说道。

“若是按照赵匡胤的正常剧本来走,宋王朝是有很大可能完成大一统的,但是奈何赵匡胤的继任者——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短短十年时间,就将赵匡胤留下的精锐禁军嚯嚯掉,一下子让宋朝从战略进攻,变成了防守!”

随即李鸿运便将赵光义的“光辉事件”,在群里说了一下,惹得群中的皇帝们也是一阵错愕!

“驴车漂移?还是这赵家皇帝玩的花啊!”

大翊皇帝刘信忍不住笑道。

“用阵图打仗?这赵光义和赵匡胤相比,简直就是一堆屎啊!”大靖王朝钟天,对于赵光义的操作嗤之以鼻。

“都没人关注为什么是赵光义继承皇位么?”大魏太子安逸有些疑惑问道。

“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反正凡是兄终弟及,最后也没几个落得好的!”

看到大魏太子安逸的关乎点后,李鸿运扶额摇头说道:

总之,在我看来,赵匡胤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虽然对于军队战斗力会有影响,但不至于来的这么迅速、这么猛烈。

但有了赵光义的神操作之后,表现得就好像是这个制度对军事力量削弱的会非常厉害!

再加上赵宋,除了赵匡胤之外,就没有一个武德充沛点的皇帝,对军事力量的增益基本都是负值,因此……搞得我也没话说了!”

“寡人似乎是听明白了!”

卫国国君李康接了话茬:

“就是说,赵匡胤的这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其负面效果应该是在几代皇帝之后才会加剧,但是因为赵光义的操作,让赵匡胤精心打造的禁军,一下子失去了最强的战力,使得赵宋对外也由进攻,变成了防御!

因此,你觉得赵宋的弱,并不能说明这项制度的好坏!”

卫国国君李康的一番话,让李鸿运眼前一亮: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赵光义十年时间让宋朝,对外的强弱和攻防都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本身所有的国策制度,都是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赵匡胤时期削弱兵权,但是对于军队的战力影响并不大!

甚至于说,即便是有负面影响,这一支禁军也是最强的!但是赵光义十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鸿运心中满满的都是遗憾,还有一丝庆幸。

遗憾的是赵宋没能完成大一统,汉民族南北差点分裂成两个民族!

庆幸的是后面还有个老朱,若不是宋元之后有个大明重新大一统,说不定汉民族就会彻底的南北分裂,一分为二!

只能说天不亡我华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哪怕是一个乞丐,一介书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