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一头牛(1 / 2)

当然掰腕子得来的一两三钱银子也是真的。

也因此,丢银子那人的名字李维记的最清楚。

本以为短期内不会与那人起交集,结果第二天就遇上了。

“曹尉官,怎么亲自守在这里当值?”

城门尉一般都不会亲自守门,似这武官在城门处带兵站的笔直实属难得。

名为曹玉旺的武官年岁不大,但须发相当旺盛且炸开好似李逵,挤一挤脸露出苦笑:“你才回来哪里知道,我守了好些天了!大老爷近来盯的很紧,关外进出不能出半点差池,若是咱这儿名册和那边守着的爷手里的对不上可是要吃板子甚至掉脑袋的。”

李维闻言点点头表示理解。

不给边兵饷银的下场谁都看得到,大明自天启年起各地边兵因缺饷造反早已屡见不鲜,兵变本就是大事,若是这乱兵再勾结关外蒙古搞事,死个巡抚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要防间谍。

“兄弟这是要出城?要把出城在关外的行程写上,何时出何时归都要有,不会写这里有代笔......”

李维确实要出关,再走一遭易马城。

一是打算买点牛羊肉与奶制品吃吃。

优质蛋白有助于长高,他现在急需一个能撑起牌面的身板。

正好这个秋冬大明的边兵不好过,那么草原上的牧民就更不好过,所以牛羊肉应该会便宜些。

二嘛。

前面两者都不好过,那么大明边兵造反并勾结蒙古部落一起劫掠大明边境城镇肯定会发生。

李维本就确定这一点,并且准备蹚这一滩浑水以此做自己的进步之阶,这次去是想看看能不能提前探出些端倪。

不能全信史料,免得到时候没搞好落贼窝里阴沟翻船。

道别曹玉旺,李维驭马出了城,路上把带着的黄米面馍馍掰了,他一块胯下的马一块分着吃,提升下马匹默契度。

正想着要不要给这从混江龙手里得来的马儿取个名字,后头自小路冒出一行骑手,看样子也是明军边兵。

摆摆手微笑招呼意思一下,没想打那五骑中为首者竟是热情回应着靠了过来。

“可是小夜叉李维!?”

李维拱手回道:“正是,敢问兄长是?”

来人黑脸短须,汉人面相但毛发微黄,闻言朝着身后人笑道:“昨日说起的就是这位了,身形瘦小却力大无穷的小英雄。”

说罢这陌生人人也到了近处,道出自己名姓:“某家沈一河,昨日到榆林就听说小兄弟拉着人头过来,以一敌百实在威武啊!”

“兄长莫要说笑了,全仰仗赵家沟乡民助力而已。”

人带着笑脸过来,李维也有心在这点路程聊上两句,便与他们同行。

来人相当自来熟,自称去易马城是要进购些便宜皮货,问得李维出关竟是要专门去买吃食,便张罗起关系,说自己与易马城里专门卖牲畜的人挺熟,与其买肉不如买活的。

一问名号,却是涂老精。

“上回我自哨官介绍也认识他,本以为就是个卖马的,没想到生意做的挺广啊。”

“就是卖马的生意才广啊!”

确实。

经他提点李维才反应过来。

马匹向来是草原与中原王朝最抢手也最值价的贸易货物,能在易马城长久的卖马,那身后起码站着一个部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