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赶鸭子上架(1 / 2)

回了榆林,第一时间是去拜见高进库。

把两颗贼头也给他瞧瞧。

“不错,再接再厉。”

有点关系就是好,未证实来历不明的人头一样能记功。

高进库对这两颗头是真挺满意,发了二两银子下来:“如此杀上十几个,抚台那里也能有个说法了。”

那可能不够。

李维知道,暗地里在杀贼的肯定不止他一个。

洪承畴想要以小股兵力截杀贼人,也不求直接击杀贼首,以击杀零散贼人威慑为主,反正成了是好事,不成也行。

上头怪罪下来就是底层士卒私自出击,还有地方乡勇牵扯其中。

拜别好上司,李维赶紧去提了他心心念念的青衣布面铁甲。

大明铁甲官方造价一套八两银子左右,一套棉布甲四两银子左右。

同期满清的铁甲官方造价一套约九两银子。

价格其实没差,大明生产力更强所以铁甲造价低个一两银子左右。

但二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成品的差距。

纸面上基本同样的物料,大明选材还要更优质些,但做出来后大明的铁甲防护能力却是完全比不上满清的铁甲,后期维护更是一塌糊涂。

而眼下,李维提着匠人捧出来的布面甲,翻看了内里的黑漆铁叶板,颇为满意。

一套银子的价做一件,榆林的匠人不可谓不用心。

全甲四十三斤,无甚装饰,外有铆钉,内有铁板,棉布也厚实,照李维说的大了两号,他本套了衣服和两层甲,穿上之后除了下摆长了些,勉强合身。

得为之后考虑。

半大小子的身体吃的多长的也快。

这次回来见高进库时他都提了一嘴,作势比划说李维似乎长高了些。

只是眼下估摸着尺寸,还是有些发愁。

甲胄尺寸照着一米六做的。

考虑到身体以前营养不良,这以后如果长到一米六到头,成曹操了,超过一米六,那这甲胄就穿不上了。

“唉!”

边上李麻子和六子也穿上了李维给买的新袍子,破衣烂衫包在袍子里头也能御寒:“李爷您为啥叹气呢?”

“无事,走吃饭去!”

铁甲入手,李维并没有赶回那赵家沟而是在榆林待了两天。

第三天带了干粮出发,路上更是磨磨蹭蹭,又走了三天才到赵家沟地界,眼见有人来迎接了,李维朝后嘱咐道:“你俩莫要多说,别人问你只管叹气就是......”

事实上这嘱咐是多余了。

麻子和六子不知道李维和赵家人谈了什么,之前回榆林还松了一口气,此番出来路上知道这一遭逃不脱了,一个个面色苍白怯意满满。

不需要演。

“军爷!您可算来了!村里已经备好了酒菜!为军爷们接风洗尘。”

李维顿时面露难色,嘴唇嚅嗫两下也不言语,闷头要进村。

再看看后面麻子与六子脸色,谁都能看出不对,但来人也不敢多问,只得跟上。

进了村子,那赵族长一个照面就觉出不对,扯了李维进屋,不等他开口李维就涩声道:“坏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