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1 / 2)

距离跟吕成良聚会,已经过去一个星期多的时间了。

晨曦生物工厂那边,人停机不停,连轴转,总算是将正式的第一车的生长剂发出去了。

嗯,这次吕成良联系的是一辆7米多的中型厢式货车。

虽然一瓶生长剂本身就没多大,即使装箱时会加入不少填充物,以保证生长剂的运输安全。

但箱子的规格,也不过是350毫米*200毫米*150毫米。

不过毕竟数量在这呢,7天生产的4200箱生长剂,垒在一起也有44.1立方米了。

这正好跟一辆7米多的中型厢式货车的货箱体积大差不多。

“总算第一批货发出去了!”

看着从慢慢开出南香谷产业园货车,叶庆禄有些感慨地说道。

之前他是一直盼着能早点有订单,结果没想到这订单一来,要得数量就那么大。

嗯,至少对晨曦生物工厂目前的产能来说,确实算很大。

这些天他全程盯着工厂生产,时不时还要看情况调整人员,着实是让他累了个够呛。

“老叶辛苦了,过多两天,等新的反应釜调试好,接入生产线,生产就轻松多了!”

李文彬拍了拍叶庆禄的肩膀说道。

是的,晨曦工厂如今已经在进行扩充产能了。

虽然吕成良那边并没有催促生产,但拿到192万的订金后,李文彬和林晨就已经计划着扩充产能了。

在他们看来随着生长剂的效果,在科研圈里不断得到验证,订单应该很快就随之而来。

这些农业人或许没那么快会向合作的种植户推广生长剂。

但那些自己有发展种植产业的,只要意识到生长剂的价值,肯定会第一时间采购的。

虽说供不应求的市场,延迟交货是常有的事。

但这是用在种植业上的产品,一旦错过作物需要生长剂的周期,那十有八九别人也就不需要购买了。

所以晨曦生物肯定是要尽快完成吕成良的订单,以便能接下更多其他订单的。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晨曦生物自然是需要趁着这个档口,尽可能赚多一些的资金。

事实上两人的判断也没有错。

在工厂全力生产着吕成良订单的时候,设置粤农科研基地那边的办公室,就开始陆陆续续接到不少生长剂的订单了。

比起吕成良的订单来说,这些订单确实都很不起眼,少得只有一两箱,多得也不过就十几箱。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积少成多,同样是不小的数目。

何况这数量其实才是国内水果种植户,正常每年能够使用到的数量。

毕竟一箱就够2.4万株作物使用了,这个种植数量,基本上已经可以涵盖国内大部分的果园了。

额……凤梨、草莓之类水果的种植园开除果园籍。

它们的种植密度高,根据品种和种植方式不同,每亩能种五六千到上万株。

有个三四亩地,轻松就能达到这个植株数。

当然它们也不是不能用,凤梨和草莓本身就是单价比较高的水果,而且很讲究抢先上市。

同品种的凤梨和草莓,早上市的价格比晚上市的贵上一两倍,也是很常见的事。

只是暂时晨曦公司倒没接到有这两种水果种植户的订单。

不过这也正常,现在已经是凤梨上市的尾季了,而草莓能卖最高价的时间这要在冬季,时间还没到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