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石都市的河流污水处理订单(求追读求打赏)122(1 / 2)

也无怪乎林晨和李文彬会意外。

毕竟在他们两人的印象里,石都市属于粤省相对落后的城市,基本没有什么重污染的工业品类。

属于那种生态环境良好,山好水好的地方。

而这些天在城关镇这边的见闻也侧面印证了他们的印象,至少他们看到的山水风景确实都很不错。

而且后世它也是跟嘉应市一样,被划入粤北生态发展区的规划中的,连之后都不太可能有什么重污染工业的存在了。

所以两人第一反应是,石都市貌似并没有什么太急迫需要微藻污水处理技术的地方。

当然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污水肯定还是有的,这是所有城市都躲不开的,有人有产业在,就肯定少不了这两种污水。

只是这些污水都是有专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

国内早期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是事业单位,大部分城市直接归属于水务局管辖,少部分也归城建部门或者城管部门管辖。

不过后来进行改制,很多污水处理厂要不就公私合营了,要不就直接私有化了。

如此一来这些污水处理厂虽然依然归原来的部门管辖,但却已经无权插手他们的具体业务了。

所以他们即使想采用微藻处理方案,也不会由市府高官提出订单,

这也是为什么林晨两人会觉得,石都市府应该是对微光生物的业务不会有太多兴趣的重要原因。

甚至他们原本以为市府高官愿意来剪彩仪式。

一方面是看在闻氏集团的面子上,另一方面微光生物怎么说也是一家高新技术公司,而且也是潜在的纳税大户。

还真没想到居然有机会从石都市府手中拿到订单。

“对,订单,石都市受污染河流湖泊的治理订单!”林晨两人疑惑间,市府高官已经说出订单内容。

“我们当然有兴趣,这本来也是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只不过石都生态环境这么好,应该没多少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才是吧?”

虽然有些意外,但林晨还是答应了下来,不过也没忘了问出心中的疑惑。

“林董,你这就有些刻板影响了,谁说经济落后的地方,污染情况就不严重的?”

“越是落后的地区,环保观念越是薄弱,不但是企业,连百姓甚至一些基层官员都完全不将环保当一回事,有些人更是会为了多赚一丁点利益或者便利,就主动破坏环境和生态。”

“就像这些年中央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各地农村都开始有安排环卫回收村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

“这本来是好事,但很快就执行歪了,大部分农村甚至周围都是没有垃圾处理场的,于是为了图方便、图省事,他们要不就直接焚烧,要不就直接倾倒进附近的溪流中,寄希望于让流水带走这些垃圾!”

“这其中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特别是后者更是毁了不知多少河流的生态,让无数本土生物在当地都绝迹了。”

“当然这两年经过整治,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了!”

“另外别忘了我们叫石都,大理石和石雕产业是我们的传统支柱产业,更不用说我们还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硫铁矿了,它们的污水产出量都是相当惊人的!”

石都市在粤省一直名声不显,要不是每年省内GDP排名的新闻报道中,因为常年稳居倒数而被时常提及,估计别人对它的了解还会更少一些。

所以对于林晨的疑惑,市府高官一点都不一样,而是大致介绍了一下石都如今的情况。

而林晨两人听完介绍也是大感意外,大理石和石雕产业,他们还多少有所耳闻,但硫铁矿的事,两人之前还真是一点都没听说过。

“领导,如果是矿石相关废水的话,微藻倒是能吸收代谢掉融入水中的污染成分,但残渣细碎什么的,就比较无能为力了,还是得靠大面积的沉淀池进行沉淀才行!”

微藻虽然处理效率高,成本也相对低廉,甚至能在处理污水过程中额外小赚一笔,但它毕竟是植物,目前可没有吸收消化矿石残渣细碎的能力。

这个是必须跟市府高官说清楚的,免得对方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不过如果以后培育出了类似微藻快速繁育技术介绍里提到的,连外星环境都能改造的先锋微藻,到时倒是说不定可以直接消化这些细小的矿石微粒。

当然如果是一些贵重金属的残渣,企业估计也不一定愿意让它们被微藻啃食掉,除非这些微藻能比较高效的提纯出代谢吸附的贵重金属元素。

“这个我自然知道,采石和采矿企业的环保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也一直以绿色矿业为目标在努力,如今相关企业早就建立起相关废水处理方案了,所以河流中早就没有浑浊地残渣细碎横流的情况了。”

“而且以前被投入河流的固体垃圾也基本都被清理掉了,但水质污染,特别矿物元素污染想要完全净化干净,没个几年时间,恐怕很难实现!”

“所以今天看到你们的微藻污水处理技术,就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更快完成水质的净化!”市府高官解释道。

显然他也不是临时起意,之前早就有先了解过微藻污水处理技术,只是之前一直没切实见到效果,所以没有下定决心。

如今见到其惊人的处理效率,自然立马就心动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邀约,具体的合作方案,还是需要等之后微光生物跟环保和水务部门

术业有专攻,市府高官可不会做出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来,他要的只是石都市的河流湖泊得到全面治理,让石都市重新变回青山绿水的模样。

事实上虽然所谓粤北生态发展区的规划,还要好多年的时间,才会由省府那边提出正式的政策文件,但这些年早就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引导了。

石都的市府高官早就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了,所以他准备提前下场,提前站好位置。

毕竟虽然其他几个同样被划入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城市,跟石都市一样都是穷山僻壤、山旮旯的地方,但就旅游资源来说,石都是最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唯一对外地游客比较有吸引力的,估计也就是六祖慧能的故乡以及他圆寂的国恩市了。

而像其他四个城市,槎城有“中华恐龙之乡”的美誉,更有华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万绿湖,湖光山色,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正所谓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