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失败的惊喜(求追读求打赏)106(1 / 2)

而李超选了一个比较取巧的办法。

那就是选择了较大体积容器的同时,只放入少量的夜光藻。

这样一来虽然夜光藻的密度很低,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晃动刺激下也很难看到它们发出的蓝光。

但这可以大大延长夜光藻种群的寿命。

反正李超只是需要有夜光藻来制作新的藻种,养殖过程中能不能看到夜光一点也不重要。

而且除了容器要买大点外,几乎也没有什么额外成本。

本来采集夜光藻就是要提纯,只能一点一点分离。

现在要的数量少了,受到委托帮忙采集的人反而省了功夫了。

李超用来养夜光藻的地方,说是杂物间,其实更像是一个比较空旷的仓库,面积虽然很大,但也只是在一旁的角落,放着不少农具。

林晨不知道的是,它确实有时候也会被拿来当临时仓库。

虽说柑橘类水果,特别是橙子,它们不会像荔枝、龙眼一样,成熟后留树不摘果实甜度会不断下降。

甚至在像琼岛这样冬季温度较高,极少寒冷天气的地方,橙子留树贮藏保鲜还是性价比很高的保存办法。

但遇到采摘旺季的时候,如果一次性采摘的绿橙数量比较多,不能及时运输出去,还是得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临时存放一下的。

当然现在离绿橙成熟的时间还远着呢,所以就被李超临时用来养夜光藻了。

“这些养的都是夜光藻?”看到杂物间里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水桶,林晨不免有些犯怵。

好家伙,这是准备累死我啊!

微藻快繁技术的处理虽然不需要高端的设备,过程也不算太繁琐,但处理起来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不过问题不大,反正他这次过来除了亲手处理夜光藻外,也准备将微藻快繁技术交给李超。

水产系的学弟能教,没理由关系更好的李超不能教。

当然合作协议还是要签的,要不然就是损害公司利益了。

所以如果弄得实在太累的话,就让李超自己上手,让他自作自受。

“是的,主要是夜光藻太不好养,怕养死了,就多弄了点!”

“结果没想到养得还不错,都活了下来。”

“所以不用都快繁处理,我现在也就粗略选出来7片海滩,你帮我每片海滩准备三四个藻种就行了。”李超显然也没准备让林晨都进行快繁处理。

人家本来就是免费过来帮忙的,你逮着人使劲薅那就太不是人了。

“会不会太少了?这样吧,我给你处理100个藻种,多试验几次,准确性更高一点!”

听到这话,凌晨长舒了一口气,顺便将处理藻种的数量翻了一番。

“那就辛苦老幺你了!”林晨愿意多弄一些藻种,李超自然没有意见。

手中的藻种能多一些,他验证起来也不用那么抠抠搜搜。

“客气了哈!”林晨说完便让李超将进行快繁处理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拿了出来。

这些东西都是在决定过来处理藻种后,李超按着林晨给的清单提前准备好了的。

“老大,一会你给我打下手,顺便学一下微藻快繁处理技术,这样之后要是藻种不够的话,你也可以自己制作!”器材和试剂摆放好后,林晨对李超说道。

同学四年,林晨自然知道李超实验操作天赋比较一般。

这也是他之前没有直接发一份技术资料,让他自己去琢磨的原因。

“啊?这你直接教给我真的没问题么?会损害公司利益吧?”李超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他虽然很高兴林晨能如此信任自己,但这却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不管怎么说,微藻快繁技术也是微光生物的核心技术,是涉及公司能否盈利的命根子。

哪怕林晨是晨曦生物的绝对大股东,将它泄露出来也是要承担法律风险的。

“这个没事,这技术公司本身就是会对一些科研团队授权,进行合作的,你搞夜光藻养殖也是个研究项目,一会补签一个合作协议就是了!”林晨解释道。

然后又将微光生物跟科研团队合作的模式,大概跟李超介绍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不过也别一会了吧,咱们先把合作协议签了,再教我怎么进行夜光藻的快繁处理吧!”李超提议道。

对签署合作协议,他并没有任何意见。

他最初本来就是打算,如果微藻快繁技术真能实现人工制造蓝眼泪,那他就一直从微光生物购买藻种的。

如今不过是换了一种合作方式而已。

这种合作不但自主性更高,需要多少藻种完全可以自行制作,不需要受限于微光生物的生产安排。

而且还能从微光生物获得研究经费的支持,他根本没理由不同意。

虽然他其实并不怎么缺乏资金就是了。

“那也行!”先签还是后签,林晨倒是没什么所谓,他并不觉得李超学完后就会翻脸不认账。

合作协议的模板都是现成的,之前公司就已经跟秦教授团队签署过协议。

只是林晨并没有事先打印出来。

所以两人之后先去了一趟李国栋的办公室。

售卖绿橙也是需要跟采购商签订合同的,所以他办公室是配备有打印机的。

合同打印出来后,李超大致看了下内容,就爽快地签下了字。

只等林晨回妖都后,盖上公章,合同就算生效了。

当然这个只影响后续资金赞助的打款,微藻快繁技术的教学立马就可以开始了。

重新回到杂物间,林晨正式开始动手给夜光藻们进行快繁处理。

而李超也没闲着,一边打下手,一边跟着林晨开始学习微藻快繁技术。

一个教的仔细,一个学得认真,全神贯注下,两人根本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失。

直到刘桂芬来喊他们吃饭,才发觉一个下午已经过去了。

而这时经过快繁技术处理,并进行了固化的夜光藻藻种早就超过100个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