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主动找上门的闻氏(求追读求打赏!)91(1 / 2)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该有的实验外,林晨主要是完善优化微藻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案。

不过也没花太多的时间,大概一周左右,从藻种生产到污水处理流程,林晨就已经将需要的设备以及流程设备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现在也就差最后一份城市河道污水处理方案的一些参数需要重新验算,标注准确参数要求了。

这倒不是林晨有多强的工业设计能力。

主要是不管是生产流程,还是污水处理方案,基本都是可以从其他人的研究中找到参照的。

而且他们的这些方案都是经过试验验证,证明了可行的。

只是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微藻或是繁殖效率太慢,或是细胞浓度太低,导致效率太低,成本又太高,没有了投资生产的价值。

林晨的微藻污水处理方案,跟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就只有微藻快繁技术和化感强化技术的应用。

而这两项技术的应用都是在藻种生产或者污水处理环节之外的,所以完全可以仿造着他们的方案,根据自身的流程进行调整。

当然很多数值方面的要求,还是需要林晨自己重新计算的,要不然也不用一周的时间了,抄抄写写有个一两天也就完成了。

就比如藻种的生产,林晨参照的就是现在很多微藻保健品生产企业的设计,用发酵罐进行密封培育,从而保证藻种的纯净度。

当然最后的微藻脱水烘干、破壁成粉的操纵,肯定是舍弃了的。

另外因为要生产的藻种是比普通微藻生长速度快了数百甚至上千倍的,自然相关设备的参数也是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不然光照条件不够或者承压能力不足,都是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导致生产事故的。

“呼,总算完工!”林晨点下保存键后,长舒了口气。

忙碌了近一个下午的时间,他总算是把最后一份方案的流程也安排妥当了。

小坐了一会后,林晨便准备下楼小跑一会,松松筋骨,等溜达完,也差不多可以吃晚饭了。

不过这边他刚收拾好,换上运动装,手机就响起来了。

“林师兄的电话?厂址这么快就选好了么?”看到到来电的是李文彬后,林晨不禁有些疑惑。

是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但新公司的厂房选址依然还没定下来。

这一方面是选择发酵罐封闭式培育藻种,对厂房的要求比较高,而高标准厂房一向很少会有空出来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微藻污水处理方案的使用者几乎都处在城郊甚至是农村,所以厂房还得选择一个靠近市场,又交通便利的地方。

这两个条件一结合,基本就找不到什么能满足条件地方。

所以李文彬最后决定还是自建厂房,但选址依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这些天李文彬将妖都周边的城镇农村都走遍了,就是为了找一个条件合适的地方建厂。

“晨仔,你的微藻方案流程整理完成了没?”电话刚接通,便听到李文彬有些着急的询问道。

都来要流程方案了,看来是真找到合适的地方了!

如是想着,林晨立马回答道:“我刚刚整理好,你急着要的话,我马上给你传过去!”

“那就好,你马上给我传过来!你如果有空的话,明天也过来一下!”李文彬提议道。

“没问题,到时厂房建设方有什么不理解的,我在场也方便解释!”林晨同意道。

“啊?什么厂房建设方?”李文彬闻言一脸懵逼。

“诶?师兄不是给厂房选好址,所以要藻种生产流程做参考,设计建设厂房么?”林晨疑惑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