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一支造反兵团59(1 / 2)

军队有了,还要配备武器。

不过刀枪弓箭强弩这些冷兵器在士兵出来的时候都是配备的,唯有火枪和火炮需要李弘另外在枪炮铸造厂制造。

天黑的时候,枪炮铸造厂应完全完工了,李弘立刻开始下单制造枪炮。

枪炮铸造厂目前只能制造火绳枪以及两种火炮:鹰炮和长重炮。

这年头的火枪因为火药威力以及亲密性,工艺等问题,所以为了增强威力和射程,口径往往造的很大,超过15mm很正常,甚至可以达到20mm。

为了防止火枪炸膛,枪管壁又铸造的很厚,所以一支火枪的重量相当不轻,大大超过了现代步枪。

一支火枪在枪炮铸造厂的造价是五两银子,包括相应的火药和铅弹。

李弘一口气下单了四千支火枪,这就花掉了他两万两银子。

虽然目前只有两千名火枪兵,但是李弘不可能只给每人配备一支火枪,因为需要考虑损耗的问题。

有了备用枪支,士兵就能及时更换,不会影响战斗。

另外,还有火炮。

一门鹰炮和相配套的火药和炮弹的价钱是一百两银子,长重炮则稍微贵一些,达到了两百两。

之前李弘召唤了一百个炮兵小组,也就代表着最少需要配备一百门火炮。

略作权衡后,李弘决定制造六十门鹰炮和四十门长重炮。

另外再准备二十门火炮作为备用火炮。

这又花掉了他一万七千两银子。

今天短短半天时间,他就花掉了将近十万两银子,绝对称得上花钱如流水。

不过李弘倒是觉得自己是占了大便宜。

因为光是这七千名士兵和四千支火枪还有一百二十门火炮,如果按照常规速度来训练铸造的话,那所需要的成本可能需要好多个十万两,还不一定能搞定。

这还没有计算时间成本,这样一想,这个价钱那就是相当的划算了,甚至称得上白菜价了。

还好有上次荆飞和王玉龙他们从东安县的几个乡绅家里“借来”的银子打底,否则的话照李弘这种花钱的速度,他的口袋早都见底了。

他们“借来”的那些银子送上山之后,就被人运到了舜皇山基底那边,存入了城镇中心之中。

一座枪炮铸造厂生产速度太慢,李弘又下令开工建设第二座和第三座。

拥有足足两千人工程营,一旦全速发动起来,盖房子就跟搭积木一样快速。

按照李弘的目测,第二座和第三座枪炮铸造厂明天中午之前就能完工。

到时候三座枪炮铸造厂同时生产,李弘的这些订单三天之内就能全部搞定。

万胜军的番号虽然有了,但是对于具体的编制李弘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除了这次召唤出来的七千人,还有之前召唤出来的八百人,加起来将近八千人,,总共有两千三百名弓箭手,两千名长枪兵,两千火枪兵,一千名弩兵,五百炮兵。

最终决定:万胜军编成三个营,第一营三千人,包括一千名长枪兵,一千名弓箭手,一千名火枪兵;

第二营同样三千人,包括一千名长枪兵,一千名弓箭手,一千名火枪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