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两个圆盘,一个意外(1 / 2)

年长的和尚形如佛陀,鼻梁高挺,长相酷似西域人,正是萧玉山的师父阿那律大禅师;年少一些的和尚大约二十岁左右,眉宇清秀,须发皆无,活脱脱当代和尚形象,唯一的不同之处,乃是头顶没有戒疤,这正是萧玉山口中的慧明师兄。

萧玉山直勾勾地望着二人出神,心道:“莫非这就是师父和师兄吗?”

“师弟,你的眼睛能看见了?”慧明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抢先问道。

听到慧明的声音,萧玉山方才敢肯定,这定是慧明师兄无疑,十分欣喜地说道:“是的,师兄,我终于能看见你们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阿那律禅师则显得较为平静,随即转头对慧明说道,“慧明,带你师弟去外边走走吧!让他的眼睛适应......”

“青玄门弟子奉掌门令,特来拜会大禅师。”

阿那律大禅师一语未毕,被门外传来的略显稚嫩的柔美女子声音打断。

慧明闻言,脸上表情复杂,先是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便有展开,有些兴奋地说道:“师父,恐怕没时间带师弟出去了。”

“阿弥陀佛,先带你师弟出去走走吧,其他的,为师自会处置。”

“是!”

慧明一点都不像一个和尚,言语显得十分随意,便拉着萧玉山往寺外行去。

刚一出门,萧玉山便看到一男一女两名锦衣青少年伫立在玄空寺大门入口处。

那女孩大约十三四岁,身高约有一米六,一身劲装短裙,那张精致的粉脸微红,此时正往萧玉山所在方向瞟来。

当看见萧玉山也正看向她时,她粉脸更红了,但美眸中竟是不可置信之色。

那男的年龄稍长,约有十五六岁模样,长相清秀,但眼神总是有意无意地往身旁女孩身上瞟。

九年来,萧玉山的行踪几乎被限制在茅厕和禅房之间,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一世第一次视物,上天竟给了他一个可人欣赏,直让他感谢上苍待他不薄。

毕竟萧玉山前世是见过各色美女的大学生,他也仅仅只是多看了对方两眼而已,随后便跟在慧明身后,往玄空寺后山行去。

站在山巅,望着层峦叠翠的群山,萧玉山感慨万千,这样的美景,自他进入大学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连一根电线杆都看不见?”

这完全不应该啊!

他可是妥妥的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就算出生在千禧年之前,哪怕没有高压电线杆,也不至于连一根普通电线杆也找不到啊!

他立即四下寻找,这一探索,一股凉意顿时涌上心头,四周数十公里的范围,别说电线杆,就连人为修建的公路都找不到半米,不远处的建筑物都是十分纯粹的卯榫结构。

看到这一幕,萧玉山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眼泪也不受控制地滑了出来。

原本在萧玉山心中,他应该是出生在千禧年前后,入学后便以神童的身份出现,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甚至可以从小便在心中的那个她身边出现,二人顺理成章地成为真正的青梅竹马。

见萧玉山瘫坐在地上,慧明赶紧走过来,意欲搀扶萧玉山,眼神急切地说道:“师弟,怎么了?是不是还有些不适应?”

“没......没事,师兄!我只是第一次看见这样优美的环境,心情有些激动而已。”

萧玉山擦拭着眼角的泪痕,面带苦笑地说道。

慧明自然看出他在说谎,但又不便拆穿,于是说道:“没事就好,如果你想了解什么,可以问师兄,师兄都给你讲解!”

“谢谢师兄!我还真有一个问题。”

萧玉山闻言,还是决定询问一番,验证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出现了偏差。

“你说!”

“如今是什么朝代?”萧玉山直接问道。

“朝代?”

慧明闻言,微微一怔,他也没想到萧玉山会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来,继续说道,“大燕九年。”

“什么?大燕?九年?”

萧玉山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华夏五千多年历史中,有个大燕王朝吗?难道是慕容氏当政的燕国?还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萧玉山前世虽然是个理工生,但是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他基本上还是知道有过哪些朝代及诸侯国的。

“皇帝姓什么?”萧玉山问出了终结问题。

“啊?女皇的姓氏不可轻提。”

慧明闻言也是暗吃一惊,嘴角微微抽搐,咬了咬牙,压低声音对萧玉山说道,“后氏乃是当今皇室,以后断不可轻易在人前提及此事。”

“什么?后氏?”萧玉山闻言更加吃惊,在五千年有记载的历史长河中,有姓后的人当过皇帝吗?

他自然不能肯定。

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他如今已经不在二十一世纪或者是二十世纪了。

慧明走后,萧玉山一人静静躺在玄空寺后山一巨石上,望着湛蓝的天空,百感交集。

“唉,我还曾梦想一入校门便以绝对实力碾压同辈精英,谁曾想,竟被生在这个鸟不拉屎、毫无科技感的地方,别说什么人生抱负,重拾旧爱,就连今夕是何年都犹未可知。”

“可怜了我这理工狗,在这堪比原始社会的地方,我所学的那些应用物理还会有用武之地吗?”

同时,他右手十分熟练地摸着胸前圆盘形吊坠,还毫无意识地将其放在嘴中嚼几下。

这个动作,对萧玉山而言,就犹如嚼安抚奶嘴一般,早已成了不可或缺的日常。

嚼了几下后,他又将其取将出来,挂吊坠的细线被食指勾起,十分熟练地在胸前来回滑动。

望向天际的眼神不经意间从吊坠上瞟过。

这一瞟,让萧玉山感到一丝熟悉:“这好像是我跟随父母到冈仁波齐游玩时购买的那个罗经吊坠吗?它怎么会在我脖子上挂着?”

这一发现,令萧玉山大吃了一惊。

他赶紧将吊坠扯将下来,拿在手中细细端详,想弄清究竟是不是自己曾经佩戴过的那方罗经吊坠。

这一看之下,他顿感头皮发麻,头顶根根发丝宛如竖起来了一般。

这的的确确就是他曾经佩戴的那个罗经吊坠。

这方罗经虽然只有普通纽扣大小,但其上图案却有三十三层,每一层上的字迹及图案都是那样的清晰可见,字迹笔画是那样张弛有度,宛如刻刀雕刻的一般。

在科技大爆发的二十一世纪,别说在纽扣大小的铜片上雕刻几十行字,就算是蚀刻百万行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他当时还是觉得这罗经做工精致绝伦,毫无科技手段的生硬,连他这个物理学院的学生都暗自吃惊,故而方从那僧人手中将其买下。

如今,这方罗经竟然陪伴着他,一同出现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怎能令他不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