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重视和世界很大(求订阅)(1 / 2)

大多数的人都只害怕努力得不到回报,并不会对天道酬勤得到的收获而嫉妒得面目全非。

仔细思考后,刘晨宇其实也恍然了。

华国的高考制度虽相对最公平,也不能最恰到好处地为每个人匹配到最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理科成绩好的人英语和语文成绩可一塌糊涂,语文和英语成绩好的人,数学可能不及格,文科生也觉得历史和地理格外头疼……

陆凡只上了二本,并不就框定陆凡学医的天赋上限。

或许医学就是陆凡天赋专项,而且陆凡还够努力。

只是刘晨宇仍不甘心,甚至有些怀疑起来:“曲师兄,老师给我们发的另外一版本的pdf私密文档的记载内容,是不是有点太偏谱了啊?”

张军主任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博士,背后有一庞大师门作为依靠,因此可得到衡南大学附属医院都得不到的机密资料。

其中有一版pdf文档,记载了关于不同层级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医学专科院校的毕业生,纯粹是强行催熟批次,五年的学制被压缩到三年还得实习一年,而在相同的年制,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还在认认真真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夯实基本功。

他们毕业时,能够达到设定的实习1阶段的标准,就算是佼佼者了。

原批次的三本基本不开设医学专业;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当季,基本可以达到实习1阶段、2阶段的水平,毕业后再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锤炼,上进者可达到实习3阶段水平,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不上进者不在讨论范围内,医学专业从来不需要混子,行内人厌,行外人惧。

一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差不多都能到实习2阶段到3阶段,于他们而言,不懈怠的情况下考过医师资格证书属于是有手就行。

再往上的211和985的学生,则不会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考试当作一个任务。

他们考虑的是是否可站在华国医学金字塔比较上层的长期规划,在这里毕业的,基本上实习2、3阶段保底,上限更是很难说得准,平均水平在本科毕业时就是初级1阶段。

实则有一些牲口,能够到初级2阶段甚至3阶段的高度。

刘晨宇之所以对这些‘牲口’比较敏锐,是因他的恩师,就是这样的牲口之一,博士毕业后,能够因个人原因在湘雅医院入职离职几进几出,这样的待遇,只有非常特殊的人才才能享受得到。

曲强霖如何能不懂刘晨宇要表达的意思?

只是有些东西必须得刘晨宇自己走过去,曲强霖只是拍了拍刘晨宇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走去隔壁操作室……

陆凡并非专为在同学和师兄们面前装个逼才来技能训练中心。

这个月分管床位多是新病人,上月的术后跨节病人病情早就平稳,就这几天便可送出院。

送好手术申请单并做好术前准备,完成谈话签字并催促患者家属及时缴纳手术费用即算完成临床科室任务。

技能点得来不易,后面的任务环都是水磨工夫。

能有机会练习就练习。

更多次的练习可稍微减少单次持续训练的平均时间,这样的劳逸结合才符合终生学习理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