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法医昆虫学(一)(序号有误,应为117)116(1 / 2)

村民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有人站了出来,认领了这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镰刀。

此人就是个普通的年轻农夫,瘦精瘦精的,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对于一名刑事案件工作人员来说,“人不可貌相”简直就是刻在DNA里面的铁律,陈逸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只是问道:

“这把刀是你的?”

“回军爷的话,是小的的。”

“这把刀掉进过粪坑吗?”

“啊?”农夫莫名抬头,条件反射地摇头否认:“没有啊。”

“哦……”,陈逸沉吟片刻,突然发问:“昨天入夜到今天日出,这一整晚你在哪里?”

农夫反应极快,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军爷饶命!军爷冤枉!军爷明鉴!不是小的我杀的人啊!”

额头跟岸边的泥地碰得噗噗作响,这磕头磕得也堪称一个情真意切,但陈逸并没有闲工夫看他表演,只是冷冷地说道:“本官在问你话,你须得照实回答。若是继续顾左右而言他,本官就默认你认罪了。”

一番话听得农夫噤若寒蝉,身体哆嗦了一下,才嗫嗫嚅嚅地答道:“军爷……小的我,昨夜都在家里睡觉,哪儿也没去。”

“哦?都在家里?哪儿也没去?可有人证啊?”陈逸继续发问:“人证须得不沾亲带故,若是你家的父母妻儿,那是不能当做人证的。”

这话说得,未免也太胡搅蛮缠了。

不光是农夫,就连村民,还有身后的一干校尉都觉得,这不就是强逼着对方认罪吗?这家里的人,除了父母妻儿还能有谁?别家的又怎么知道他也没有晚上外出?他家难道天天新婚,墙根儿随时蹲着一堆人?

但这正是陈逸要的效果。

这是大明朝,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什么诱供一说。而且所谓循循善诱、旁敲侧击、红脸白脸、刚柔并济、重复追问细节寻找破绽、用信息不对称给予压力,这些都是面对地位较高、智商不低的嫌疑人的审讯技巧,或者是遇到那种几进宫的积年累犯,也要大费周章才行。

但现在自己面前的,不过只是一个地位远低于自己的农夫。别说审案了,身为一名天子亲军,若能稍作罪名罗织,弄死对方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陈逸选择的办法,正是用万钧之势,直接压垮对方的心理防线。

能单刀破门,为什么还要选择先传给队友?

当然,这也是审讯技巧的一种。

那农夫见这少年校尉如此不讲道理,眼神之间万念俱灰,一时间竟然连磕头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但出乎意料的是,旁边的吃瓜群众反倒是看不下去了,那背负丧女之痛的里正老汉居然走上前来,先是恭恭敬敬磕了个头,为旁边那个农夫出言辩解道:“军爷,这……这是否草率了些?如今还什么话都没问呐。”

陈逸看着老汉那布满沟壑的脸,心头不由得一声叹息。

人家杀了你的女儿,你还帮他说话……你这淳朴得也未免太过分了。

这时邱田也悄悄靠了过来,低声问道:“陈兄弟,这就能看出凶手了?”

陈逸没有回答,而是拿着那把镰刀走到尸体的旁边,对着邱田、丁崇祥等人说道:“诸位请看,这镰刀宽度,与尸体身上的伤口,完全一致。”

众人听了更加迷惑,丁崇祥甚至一改开始对陈逸的观感,觉得这不就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吗?光凭这个,能看出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