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李家村(1 / 2)

另一边。

李青月在告别三婶后,独自一人向着村子中心的祠堂走了过去。

李青月沿着地面上的青石板小路,一步一步的向着前方走去。

在阳光的映照下,青石板路泛着淡淡的光泽,宛如一条玉带般蜿蜒曲折,青石板路的周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与古朴的石板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片葱郁的绿意中,青石板路蜿蜒而过,为这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淡雅。

幽静的乡村小路,两旁是无尽的田野和飘动的风车。石头堆砌的古老房屋,依然屹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倾诉着岁月的沧桑。娇艳欲滴的花朵,为这宁静的村落添上了一抹艳丽。

中午的村落之中,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的芬芳。稻田里,翠绿的稻苗在风中摇曳,犹如铺展开的绿色地毯。村边的小河,静谧而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飘动的风筝。

路上的行人在见到李青月后全部都向着李青月点头示意,或是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事情,和李青月闲聊两句。

李青月漫步在这生他养他的村子中,想起了儿时的时光,当时他有时会在在雨后和童年的玩伴一同出来玩耍。

每当雨后,青石板路更显得清新宜人,石砖之间的缝隙中滋生出点点绿意,为这座古老的村落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气息。

只是现在,曾经的人早都已经长大,该成家的成家,该立业的立业。

他们有的前往最近的咸阳城行商;有的去考取功名,想要在官场之上成就一番事业,在青史之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有的前往边疆战场,想要为国家开疆拓土,赚取功名,赢得名声。

也有的人跟随着一些隐世高人前往深山老林之中修行隐世;有人留在这座村落之中教育下一代并是耕作村中的田地。

……

很快,李青月在一幕幕的回忆之中,走到了村中央的李氏祠堂之前。

祠堂的门口上挂着一块红木牌匾,上面刻着“李氏祠堂”四个烫金大字。

两侧柱子上各挂着一个楹联,右侧楹联写着“祖功宗德流芳远”,右侧楹联写着“子孝孙贤世泽长”。

这一对楹联自祠堂建立起来的那一刻起,便挂在了祠堂两侧的柱子之上,目的的为了让子孙后代可以牢记祖宗的功绩,不能忘本,要有德行。

李青月抬头望去,祠堂的屋顶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祠堂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而庄重,仿佛是一种历史的缩影,令人敬仰。

祠堂古朴庄重,透露着一种悠久历史和沉甸甸的岁月痕迹,每一寸的建筑都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祠堂的大门向着两旁敞开,李青月整理好穿着,满脸肃穆的向着祠堂内部走了过去。

祠堂内充斥着香烛的气味,供桌上供奉着许多祖先的牌位,李青月从一旁拿起三炷香,走到了自己父母的灵位之前,将手中的香在一旁的烛火上点燃,插在了灵位之前的古朴香炉之上。

随着青烟缓缓升起,李青月缓缓跪在了灵位之前的蒲团之上,对着父母的灵位置叩了几个头,随后直起上半身,注视着父母的灵位,和正在缓缓燃烧着的香烛。

李青月默默的注视了灵位上父母的名字,一会之后,李青月缓缓的开口:“父亲,母亲,十二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些年过来,我本来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没有你们的日子,但是……我发现我还是不行……

我现在还是会时不时的想起你们的面庞,虽然已经有些虚幻了,但是还是忘不了你们。

放心吧,父亲,母亲,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你们在那边不用担心我,我现在不是孤单一人,我也有着一些可以信任的人。

……”

李青月看着父母的灵位又说了一阵子。

说完之后,李青月站起身来,红着眼眶,对着父母的灵位又鞠了鞠躬,向着祠堂外面走了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