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2(1 / 2)

王府

陈王书房。

刘涛侃侃而谈,黄巾贼虽被平息,但对汉室威信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各地现下还不断发生小型叛乱,如黑山、白波、杨凤、于毒等,势力小的有数千人,势力大甚至有百万人,张燕聚黑山贼,今明两年不会停歇。

陛下虽因黄巾贼被剿灭改元中平,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

陛下命老师与张温前往凉州平定叛乱,发兵两万,但战事艰难,西凉叛军越发壮大。老师现屯兵长安城下与西凉贼对峙。叛乱不断根基毁之,国将不国了。我父子二人现下应保住有用之身,多多筹集粮草铁器,行高筑墙,广积粮,缓出墙之策,待时机变化。

刘宠慈祥地望着刘涛:“旺才,儿啊,汉室在,富贵在,汉室强,富贵强。还是应保我汉室江山,若陛下征调,还望我儿在心里要有所明悟,......。

我儿此去上庸,必诸事繁杂,万不可意气用事,家中一切有我,汝妻儿在家中有你母妃照应,小孙儿你母妃她疼之入骨,断无受委屈之理。”

“父王放心,孩儿省的。孩儿只是未雨绸缪,如若陛下征调,孩儿必率陈国子弟不惜此身,血战沙场,保我汉室江山。

只是借此,攫取更大的利益。靠自己打拼出一份功绩出来,这样的成就才值得骄傲,不是么?

我将陈宫留下,孩儿不在期间,望父王多多听取陈宫谏言,护我陈国安宁。”

“放心,我王府三千弓弩兵,乃翁自幼苦练,弓马娴熟,更兼黄忠有万夫不当之勇。相国骆骏勤俭,励精图治,奖励生产,济养百姓,与我相辅相成,陈国安矣。”刘宠得意的说。

“只是你此去上庸应多加小心,上庸贫瘠多盗,且山栾叠嶂,道路崎岖,瘴气伤人,我儿应多保重。”

临行前方知有这么多的事情,年少时没感觉,上有老下有小,处在乱世中,有这么多的牵挂在心中。

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子成人父,方解油盐非易事,女为人母才知酱醋味千般,幼年常感父身宽,双肩可憾千重山,而今转瞬成人父,才知年少见识偏,流光逝,步蹒跚,回首只盼老少安。

刘涛内堂,文姬,刘涵,刘莹诗,十三。齐聚,听刘涛安排:“此次我往上庸,涵儿与莹诗儿随我去上任,文姬在家侍奉公婆,十三孩儿尚幼......。”

“我也要去,幼儿可交文姬大姐养育。”十三满脸不高兴。

“你闭嘴,就这样。”安排完家事,刘涛去了书房,考虑这一次带谁去。

“莹诗儿磨墨。”刘涛提笔分别给戏志才和郭嘉写了一封信,他迁上虞太守之事告诉了他们,请志才出山相助,郭嘉还小,还需认真读书。

刘诗能随军前往上庸,满心欢喜,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把他榨干,争取怀上他,喔,把他字去掉,怀上。刘诗长叹一声,这是她的心病。不能生娃的女人就是废物,七出之一。

刘涛又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现在要去上庸,没时间去看他,令他在水镜先生门下好好读书。

诸葛珪三年前去世时,诸葛亮回来了一趟,刘涛将一本现代物理基础课本交给了他,让他先独自研学。云云。

诸葛瑾玄与诸葛瑾他是准备带去上庸,上庸缺人,让诸葛瑾走一趟南阳卧龙岗,把给徐庶和诸葛亮的信一并带去,让诸葛瑾去看看他们两个,然后去上庸与他汇合。通知下去,诸葛玄、诸葛瑾,阎柔、张飞、徐晃、吕翔、吕旷、管亥、徐盛。随我去上庸。于禁分兵三千,以剿灭黄巾贼余孽为名,带去上庸,陈到护卫府中,阎柔准备粮草车辆。,徐盛安排船只,一切妥当,刘涛一心才放了下来。

只是孙乾,是外交型人才,长期放在县中是不合适的,有其一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的特点,要不要带走,刘涛犹豫不决。

“少爷,华佗求见。”

“快请。”

只见一面容清矍,一副温文尔雅、温良恭俭如沐春风得老者,躬身一拜:“见过世子。”

“神医莫礼,折杀小儿。”

“能者为师,当的一礼。”说罢从手中掏出一物,正是刘涛派人送给华佗的。

“这个方子解老朽多年困惑,谢世子。”说罢又要起身施礼,被刘涛按住。

“我一事不解,需老神医解惑。”

“世子请讲。”

“黄巾战乱及清剿黄巾,大量的引兵或因伤死亡的百姓,双方的士卒因得不到及时医治亡者,千千万万。有医,自可相救,然......。”刘涛言之令人不胜唏嘘: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又道,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医者仁心,普惠众生。得先生传授医术,桃李满天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如此精彩,也不枉世间走一遭。

我王府有人有钱,欲从医者无数,我愿开办医塾,但望神医能够逗留数日,为我子弟授课解惑,为千千万万伤者得救,请神医受我一拜。”

刘涛起身深深一礼,华佗沉思半响,不语。

刘涛心想再给他来一个炸弹。从桌上拿起一个用柔软绢帛装订成册,上书《伤兵营手册》递给华佗。

华佗翻看数页,如雷轰顶,腾地起身,满脸惊愕:“这,这,这是仙家手法。”

刘涛含笑沉默不语。让华佗慢慢去想。心想,哥别的不行,就这,还不玩死你。

“何为酒精?为啥医用之物要煮沸?”华佗喃喃自语。

刘涛在校园中打起了太极拳,那行云流水,舒畅伸展,一举一动,充满充满神韵。令华佗如痴如醉。

成了,小样。刘涛放轻脚步离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