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是你儿子(1 / 2)

进的书房,只见所谓的书房兵器比书多,武器库差不多,墙上,地面挂着,地面摆的堆放着的尽是弓驽兵器兵器,箭袋内装满了箭矢。尤其是墙上挂的那几张弓,一看就是强弓,刘巍饶有兴趣的仔细端详,这几张弓竟然是反曲弓。

这些弓油光发亮,可以看出是经过主人认真保养和经常使用的,应该就是刘宠之物,看来刘宠确如历史记载的,也是有些手段的,并非泛泛之辈!

爷俩坐定,丫鬟上茶后,刘巍说,“我不喝茶,还是给我换一杯白水。”

刘巍仔细端详了这一世的爹:擅长弓弩,射箭不仅能做到十发十中,还全都命中同一处,比黄忠还牛,是不是啊?

华峤,(西晋史学家)记载此事,“宠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就是说刘宠使用的弓弩是有精妙设计的,只能说是古人的春秋笔法,呵呵。

刘巍开口,将一年多在京中的生活,学习的情况,做了一个概述,在讲到随皇埔嵩学兵法,随童渊学枪法时,刘宠顿时激动起来:“为父当年就想结交皇埔嵩,可惜了了,这个缘分落在你身上,很好。童渊是谁,不过若是皇埔嵩推荐,想必差不了。”

刘巍把此次伴读的情况说了一下:“道人和皇上的意思是,要有一个名分即可,也不可能过多地打扰到皇子辩的生活,因此大部分时间我会在家中,偶尔会去史道人家中看看,陪皇子辩小住几天。”

“那就,好那就好”

刘巍道:“在京中多与老师和伯父交流,听得他们口中,朝廷实在不堪,皇上荒淫无道,世家大族把持朝政,豪强吞并土地,私匿人口,大汉恐有不测啊,父王,儿以为,应未雨绸缪。”

“你的意思我明白,妇幼局我已经在办,黄忠也找到了,只是他的幼子病重,我已经延请医者为其诊治,现为府中200石护卫统领,并答应他有机会推荐他去军中任职。他一手箭术,百步穿杨,不在我之下,现在我两经常一起交流箭术,为父的箭术也有提高,我心甚慰。”

王府护卫由马队500人,八百步弓手组成,均弓马娴熟,箭无虚发。老王爷骄傲的说道,黄忠来后更是如虎添翼,山贼不敢觊觎。黄忠武艺确实不错,父王与他交手十合落败,云云。

刘巍心想,那是他给你面子,不然一合就将你扫落马下。逐道:“现在他的武学日渐成熟,今后成就不在我师父之下”。

刘宠闻言不禁动容,今后还需多多请教。

“对了,父王,这小子是什么来历,我见他枪法犀利....。”

“他是南阳商铺大掌柜的远房亲戚,受我恩惠自愿来我府上为仆,我见他重恩义,手上也有点功夫,就让他随你入京护卫你左右,他姓陈,名叫陈到”。

“我的天哪,人品不是一般的好,就这样也能碰到一个名将。”

“过两年给他一个名分,让他也有一个出头之日,要有盼头才能锁住人才。”

刘宠点头,又道“你招收幼童,父王明白你是想培养自己的忠心可靠之人,现已有70余人,多收男童,女童有十余个,请军中老卒和儒生,日常习武与识字”。

刘巍:“我有几件事想与父王商榷,一是,我会列一个名单,请父王想办法请他们来我王府,充实王府属官,或是来陈国为官,年岁小的则多赠与财帛,留下恩惠,多结善缘,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二是,与梁国刘弥、沛国刘契交好,最好是让他们放弃武备,我们来为他们保境安民,让他们尽可能的依托我们,信赖我们。三是,在南阳埋下钉子,尤其是武关,当内乱一起,实际成熟,必须掌握南阳、武关。四是,发展工商业,收纳流民屯田,多收铁器,聘请工匠,打造器具。五是,我去颍川书院读书交好颍川士子。六是,秘密交好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宦官。”

这还是不是我的儿子,他想干什么,刘宠听罢,心中充满疑惑。儿子想要造反吗?你想把我们全家送进诏狱吗?收留孤儿,吸纳士子,可以理解,这六项陈条,是想干什么?刘宠一声不吭,认真地端详着儿子。去了洛阳一年,他有些看不透这个年仅7岁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吗?

刘巍知道刘宠心中想法,轻轻地站起来,诚恳地说“啊翁,您放心,我还是您的儿子,没变,只是这个世道要变了。”

刘巍稳了稳情绪,把思路捋了一下,“儿子在洛阳看到的听到的,一路所见流民四起,饿殍满地,田地荒废,士族豪强高度集中土地,是一个朝代走向末路的表现。而我所做的只是未雨绸缪,是自保的一种手段。”

刘巍心想一下子很难说服刘宠,毕竟他刚从刘宏的屠刀下逃生,瑞瑞不安的情绪,尚未得到缓解,此时说的太多,不利于今后发展。

返回